催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催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雪被南軒梅,風(fēng)催北庭柳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春日(一作初春)
- 宮漏遲遲不受催,出花光景漸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老去休驚節(jié)物催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鷓鴣天·老去休驚節(jié)物催
- 相逢聊與著詩催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一翦梅·竹里疏枝總是梅
- 只愁元日,玉龍催上金驛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百字令/念奴嬌
- 人生行樂,何自催得鬢毛斑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水調(diào)歌頭·弓劍出榆塞
- 風(fēng)送故人遠(yuǎn),槐催舉子驚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許閻二兄歸缶岳陽
- 見說道如今,早催行李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(tái)城路/齊天樂
- 黃花細(xì)雨時(shí)候,催上渡頭船。 -- 出自金·吳激·訴衷情·夜寒茅店不成眠
- 隙月垂篦,亂蛩催織,秋晚嫩涼房戶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百宜嬌/眉嫵
- 二十四番風(fēng)信催,郭南間道有花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雨障雪來晚,梅催柳迓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有嘆
- 九陌喧喧騎吏催,百官拜表禁城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劉禹錫主客冬初拜表懷上都故人
- 記瓊花照眼,忙催詩筆,松燈促座,笑遞觥籌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
- 履響春城玉笛催,花旗商賈為何來? -- 出自·老舍·鐮倉大佛
- 閉門覓句無人催,呼童卷送休徘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朱儀中雨圖
- 蜒雨蠻煙日日催,側(cè)身周望重低徊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傳更漏唱欲將催,百萬燈花焰里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(shí)
- 綠鬢潛驚老境催,更憐衰病困低回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偶成
- 雨速荷團(tuán)碧,風(fēng)催麥擺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漢灘訪陳梗臣
- 只被饑寒兩字催,輒輕洶涌易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買舟赴廣至太和逢迓吏
- 半開半謝花相催,江水東流不復(fù)回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對(duì)酒
- 往獲安可后,相催及秋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看刈禾
- 山隱初沉日,風(fēng)催欲上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楓橋送丁鳳
- 昔年花發(fā)要人催,今日無人花自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廢宅芍藥
- 客舍光陰白發(fā)催,高援北斗夢(mèng)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歲暮
- 江北江南疊鼓催,清香清淚各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知宗節(jié)使臨渡江至金陵送蠟梅來
- 百花只被一晴催,一出郊行花盡開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郊行
- 淡賞無煩羯鼓催,解鞍便可坐莓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十首
- 塞北寒梅要笛催,更憑畫鼓奪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十絕答石塘二林
- 歸騎何須抵死催,且拈落蕊藉蒼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熊主簿示梅花十絕詩至梅花已過因觀海棠輒次
- 歸鞍常苦夕陽催,小憩聊分飲胙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中{左山右尋}春祀二首
- 疏屢循墻詔屢催,繡衣安得更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廣東憲
- 父老香花夾路催,朱幡那忍更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真西山再鎮(zhèn)溫陵
- 松聲欲動(dòng)風(fēng)聲催,細(xì)非笙簧大非雷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松風(fēng)樓篇
- 岸上相將疊鼓催,青翰齊上碧波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吳趨曲
- 禁直惟聞漏鼓催,潮聲遙聽訝蛟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天官韓尚書七月十八日風(fēng)雨中觀潮予內(nèi)直
- 騎火明桃林,詔催告辰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先生東歸
- 日過學(xué)不力,年催名未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病目
- 東風(fēng)蓆帽快行催,渾為天家造士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省闈試士
- 江北江南雪意催,半酣椎起征喂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郎丞之桐城
- 嚴(yán)城槌鼓暝陰催,劍棧歸來第幾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入少城
- 旗聲不斷鼓聲催,堤柳陰濃野色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鎖外
- 向晚輕寒,數(shù)點(diǎn)催花雨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蝶戀花 河中作
- 恨殺軍書抵死催,苦留后約將人誤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圓圓曲
- 江上車聲落日催,紛紛擾擾起紅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桐江上閑望作
- 石文亂點(diǎn)急管催,云態(tài)徐揮慢歌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應(yīng)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
- 百年心事老相催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西江月·渺渺風(fēng)吹月上
- 未應(yīng)霜雪遽相催。 -- 出自宋·葉夢(mèng)得·南歌子·雨惜山容斂
- 黃宮暖律暗相催,臘后春前見蠟梅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和陳憲車蠟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