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在第3個字的詩句
偏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煙淡偏見梅花情,筆下一片黃昏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雨晴偏見梅花貌,筆下娉婷向人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月瘦偏見梅花真,筆下蟾蜍弄早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霜枯偏見梅花操,筆下飛霜送春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露濕偏見梅花奇,筆下冷蕊垂百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風寒偏見梅花意,筆下蕭騷奪云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衫袖偏宜短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夜聽搗衣詩
- 澗橫偏礙馬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和王內史從駕狩詩
- 云光偏亂眼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答賜酒鵝詩
- 老病偏多感,宵長晝亦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感(二首)
- 行處偏遭嬌鳥喚,看時誰讓珠簾掛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梁溪顧梁汾舍人過訪賦此以贈兼題其小像
- 華堂偏傍主人棲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西江月·意態(tài)何如涎涎
- 寶髻偏時,插更斜裊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一翦梅·數點梅花玉雪嬌
- 永割偏執(zhí)性,自長薰修芽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浣紗篇贈陸上人
- 魚樂偏尋藻,人閑屢采薇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春日山家(一作春泉洗藥)
- 此中偏重客,君去必經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游吳越
- 此中偏稱夏中游,時有風來暑氣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
- 就中偏愛石,獨上最高層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山寺
- 一般偏更惱人深,時更把、眉兒輕皺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鵲橋仙·風清月瑩
- 絲竹偏宜靜夜,綺羅共占韶年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
- 涼夜偏宜粉署直,清言遠待玉人酬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司門殷員外早秋省中書直夜,寄荊南衛(wèi)象端
- 謝才偏許脁,阮放最憐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
- 酒香偏入夢,花落又關情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又酬次韻
- 故求偏藥出錢添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病中秋懷寄襲美
- 山寒偏是曉來多,況值禪窗雪氣和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冬曉章上人院
- 采菊偏相憶,傳香寄便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九日寄侄箊箕等
- 水驛偏乘月,梅園別受春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丁著作佐臺郡
- 隨風偏可羨,得到洛陽宮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題落葉
- 日暮偏愁望,春山有鳥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過洞偏回首,登門未發(fā)蒙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雪夜尋太白道士
- 系舟偏憶戴,炊黍愿期張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
- 并開偏覺好,未落已成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韋員外東齋看花
- 擬詩偏不類,又送上人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惟良上人歸潤州
- 為姑偏忌諸嫂良,作婦翻嫌婿家惡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歌
- 何處偏堪恨,千回下客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陪范宣城北樓夜宴
- 華燈偏共月爭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禁衛(wèi)傳呼約下廊
- 寒枝偏綴小金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妖嬈偏稱美人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昨夜新陽回候館
- 美人偏喜破朱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雅志偏憐雕浦月,達人豈羨金山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今古高情
- 天公偏福吾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意一仙翁
- 對月偏宜映水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采桑子·東君有意觀群卉
- 花中偏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摸魚兒·歲華向晚
- 臘前偏會泄春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添字浣溪沙/山花子
- 素質偏憐勻澹,羞殺壽陽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婆羅門/婆羅門引
- 夜雨偏宜著,春風一任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海棠
- 五原偏師急赴敵,晝夜不息趨戰(zhàn)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永興招詩夏太尉
- 睿睠偏稱賞,天顏極撫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秦領偏巉絕,商於更險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一般偏好處,曝背向前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君實端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