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偏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綿綿草樹漁汀遠,續續茅茨野屋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太湖觀雪
- 曾棲鸞鳳枝條聳,直傍云霄雨露偏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槐堂二首
- 朅來出守山水郡,公余頗得窮幽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劉友鶴以詩贈別次韻送之
- 我當靜慮為折衷,咄此二議何其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庸齋赴召
- 東皇發生無賢愚,祝融長養無枯偏。 -- 出自宋·韓曉·崇仁縣后白蓮花
- 玩意隴云情自逸,放懷天理道我偏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水石
- 渾成獨轉離諸相,不立中間絕兩偏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題大圓庵
- 曉路髯翁已我先,清時有味獨君偏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謁冷朝奉路逢王才元舍人同在
- 舌本治道如涌泉,重瞳屢矚眷予偏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徐大宰生日
- 傲寒特地占春光,不是東皇用意偏。 -- 出自宋·李嘯軒·梅
- 霸氣不隨天數盡,神祠猶壓地形偏。 -- 出自宋·冉居常·白帝廟
- 房陵郡僻皆山川,竹山更在房西偏。 -- 出自宋·邵勉·竹山
- 化工裁翦用功專,濯錦江頭價最偏。 -- 出自宋·石揚休·海棠
- 洋洋雅頌幾遺篇,刪后求詩類一偏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和潘帳干二首
- 前弦之后后弦前,藥物不可錙銖偏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言中彼此帶幽玄,盡向言中辨正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一天星斗大家看,獨有渠儂見處偏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一個矬來一個跛,擔為一擔更無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新詩自有經綸志,乘興莫將紅葉偏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和湯秘書見寄韻
- 遇境偶吟情自逸,逢人話道意無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休道這邊與那邊,得時何更有枯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學無學頌一十五首
- 借功自有旁參事,歷歷機頭看正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而今信手拈來用,頭尾相應正復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片靈明本妙圓,個中非正亦非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混融不落威音世,到此如何語正偏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退居后以二偈示預環二禪者
- 棠子青黃帶晚妍,忘機好鵲壓枝偏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家藏畫鵲二軸其一棠梨結子青黃葉亦蟲蝕尚帶
- 鴟鴉嗜鼠顓門蔽,博簺忘羊失路偏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誘學徒一首
- 如何身處周唐際,黨武翻成狥一偏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蘇味道
- 茂盛八紘宜得最,膏腴十道比俱偏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靜憑雕檻渾無事,細數穿花燕影偏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疊嶂互□芒憍穩,飛云故傍葛巾偏。 -- 出自宋·易群峰·初入洞霄
- 陳朝古檜參天瘦,和靖孤墳傍竹偏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記六月二十日湖上所見
- 仁體從來大似天,事之方見失於偏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中州近年栽木綿,春寒秋熱氣已偏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
- 爽鳩邑改風煙在,散騎園分水竹偏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談·環錦亭
- 不圓不缺行中道,著意忘懷便落偏。 -- 出自宋·周無所住·斤兩頌
- 高樹青圓不見天,小風微動竹梢偏。 -- 出自宋·朱復之·太平寺塵外閑題
- 玉笙錦瑟留人醉,翠葉銀花壓帽偏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次韻蔡彥文寄謝省院諸公(二首)
- 短身曲局聳兩肩,山花插帽帽為偏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劉凝之騎牛圖
- 燈前墜馬妝仍好,酒后驚鴻態更偏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戲效長慶律體即事與高文倩
- 菼屋高吟興浩然,六書精究到旁偏。 -- 出自明·都穆·悼姚廣
- 旅泊他鄉有歲年,南塘水竹卜居偏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寄張可立
- 幽燕北望王師遠,江漢南來地勢偏。 -- 出自明·甘瑾·讀余廷心傳
- 城敔自古稱佳麗,獨笑先生野性偏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漫吟
- 乞福禳災許幾千,分明報應不曾偏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神靈
- 往時勢焰東廠盛,近日威名游擊偏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長安宮女行
- 謾將草木同衰朽,未必陽春雨露偏。 -- 出自明·黃玄·北嶺陪殷大夜飲感別
- 溪上閣中人邈然,卜居城市地如偏。 -- 出自明·李蓘·邀籧閣詩為陳子野賦
- 憶在兵曹三四年,君留東署我西偏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寄萊州太守趙圭玉
- 南軍囊輕北軍重,獵較豈是轅門偏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庚子紀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