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候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最苦是,向重門人靜,月明時候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喜遷鶯·東君別後
- 陣圖死不忘魚復,江艦生難候馬當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閩人龔玉峰韻
- 草心春淺,年年相憶,看燈時候。 -- 出自宋·唐藝孫·桂枝香·收帆渡口
- 高堂白發(fā)能無念,可是朝朝候鵲音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從弟楚玉來言將有湘陰這之役蘭玉見寓衡陽甚
- 籬菊浮金,茱萸泛紫,重陽時候。 -- 出自宋·趙僉判·水龍吟·老人星照螺川
- 凄涼天氣,凄涼院落,凄涼時候。 -- 出自宋·乩仙·憶少年·凄涼天氣
- 為報高唐神女道,速排云雨候清詞。 -- 出自唐·繁知一·書巫山神女祠
- 何處夜歌銷臘酒,誰家高燭候春風。 -- 出自唐·周弘亮·故鄉(xiāng)除夜
- 郵亭已送輕車發(fā),山館誰將候火迎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送劉谷
- 相牽挽,歸故里,有門前稚子候淵明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木蘭花慢 書李將軍家壁
- 何處蛩螀催紡績,誰家燈火候柴扉。 -- 出自·袁華·夜坐
- 歸去看圖望瀛海,定應沐發(fā)候天雞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鄭蒙泉煉師子午谷圖
- 變剛柔、游龍牝馬,應七十、十候生成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·道風清
- 為言向上機緘,玄珠罔象,火候無時刻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百字令 贈陳制斡
- 卻思翠竹清溪路,曛黑兒童候竹扉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和劉公藝暮春有感韻
- 大庾獄中將兩日,移來綏署候審室,室長八尺寬四尺,一榻填滿剩門隙;五副腳鐐響鋃鐺,匍匐膝行上下床,①獄門咫尺隔萬里,②守者持槍長相 -- 出自近代·劉伯堅·移獄
- 千年把號趁朝班,猶著青衫候曉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孫司戶秩滿東歸考試鄂渚二首
- 一片蘆帆楚江岸,新春蓑笠候高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夔師楊校書解印還鄉(xiāng)二首
- 飛書上隴催庚癸,閉息匡床候子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送任以道入四川總領幕府二首
- 天生明日照秋空,人把鮮晴候歲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中秋小雨
- 都人失喜瞻天仗,旱俗相呼候歲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車賀還內大雪
- 算韶華,又因循過了,清明時候。 -- 出自宋·王雱·倦尋芳慢/倦尋芳
- 懽意千年孰與齊,恰如穉子候門時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園步雜興
- 試作橫竿權土炭,隱從夜半候陽回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至日記見簡輔漢卿二首
- 大江洸洸去無極,江南老人候舟色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壽通守趙寺丞
- 午困因書又見尋,自添茶鼎候微吟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午困
- 惜別長官攜酒盞,送行詩友候津頭。 -- 出自宋·艾可叔·正月晦日西歸舟中作
- 中原戢戢盡遺黎,日夜江頭候六飛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錢塘聞子規(guī)
- 塵海行人不知此,勞勞心跡候誰明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宜晚軒為玉公賦
- 坐深兀兀多資睡,強欲開書候日華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秋雨偶書
- 少在城中多在鄉(xiāng),尋梅猶抵候朝忙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次天全翁雪湖賞梅(四首)
- 眼識茫茫齒發(fā)零,種田還欲候穰星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七十喜言三首(弘治丙辰)
- 避路火城傳衛(wèi)士,具餐晨館候庖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沂·憶昔(四首)
- 錦韉蹀躞搖東風,不用金吾候隨駕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任月山五王醉歸圖
- 莫向他鄉(xiāng)留滯久,故園山水候君歸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題彭韞玉秋山行旅圖
- 明日公庭有官事,又須持板候雞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官舍
- 四檐殘溜雜風鈴,長夜遙空候啟明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陳郎中時舉清夜不寐
- 百歲中秋幾月明,長先十日候陰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中秋前偶題
- 滿榼載春行樂處,長途未暑候如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呈章通判
- 僧趁釣舟來赴供,魚聽堂鼓候拋生。 -- 出自宋·侯畐·湖心寺呈簫峰陳明府
- 渡口有船招不得,歸來稚子候柴扉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子我晚歸
- 溪園經歲不曾開,逸興何妨候客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尹宗閔書記四月二日候客溪上潞守李獻甫具
- 國香早是將春到,也趁梅花候主人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數日不登蜀阜梅盛開二首
- 日日日日,時時時時,違時失候,個老古錐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上堂問訊白頭翁,蚤晚寒溫候不同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
- 晴云高舉雪云低,日日占天候不齊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訪余棠溪帥初來會正仲時余欲歸閬風未能
- 何年才子誣躔象,幾度佳人候女牛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七夕呈正仲
- 枕臂閒思新藥灶,扶頭欲起候茶槍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八月初十日瘧起行園
- 龍焙槍旗爭早晚,刺桐花葉候災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句都官粹建陽
- 使節(jié)頻煩民未息,邊庭清晏候仍虛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冀州向團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