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在第6個字的詩句
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若人才有裕,修己德無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
- 上苑通丹禁,修林繞玉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雙竹詩
- 西溪上,玉鏡修眉翠掃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·憶元龍
- 有麗人、步依修竹,蕭然態若游龍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翠羽吟·紺露濃
- 垂垂密兩瑀修楊,點點青苔繪短墻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掛衲雖無分,修心未覺非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舟行晚泊江上寺
- 好花都待晚,修竹不妨疏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訪獨孤處士
- 人生當貴盛,修德可延之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經廢宅
- 絕岸派沿洑,修廊趾崇隆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處士隱居
- 語笑人同坐,修持意別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契衡上人
- 隙地叢筠植,修廊列堵環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常州水西館
- 端然庵內坐,修補中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身是庵兒
- 有誰似我能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切勸學人
- 我分明說破,修行關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莫尋玄妙
- 全真門弟子,修功積行,專要心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武當降筆 依托辛天君,見嗚鶴余音卷
- 得賢因舉頌,修禮便觀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冊上公太常奏雅樂
- 至今名字存,修梁架嚴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司馬悔橋
- 又將余力作修竹,石上數莖風撼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和之南齋畫壁歌
- 吾軒還處西,修竹爾後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持國新植西軒
- 將擬是白鳳,修尾晝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鷴和公儀
- 江南有嘉樹,修聳入天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鴨腳子
- 東嶺有上方,修竹蔽觚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乾明院碧蘚亭
- 佳樹發已繁,修竹移未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少傅鄭圃佚老亭
- 清風蕭蕭生,修竹搖晚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琴僧知白
- 傍枝延扶疏,修筴繁橐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種胡麻
- 寒溪隨山回,修竹隱深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三潛溪
- 怪鳥俄垂翼,修蛇竟暴鱗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劉長史答十九兄
- 勤王雖運智,修道豈妨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獻轉運副使太常李博士
- 如今便可令修史,二子文章似六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孫何丁謂
- 修時節和淚修,囑咐休忘舊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中呂】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(十六首)
- 為擢東方秀,修然異眾筠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震為蒼筤竹
- 盥漱新齋后,修行未老中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題毗陵上人院
- 翠袖怯天寒,修竹無人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生查子
- 自說少苦心,修涂肆窮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
- 彼元結之信修兮,羌何為此漫浪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君王孝悌纂修意,丞相忠良典領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戊子六月十三日曝書得史院賜筆感懷
- 雖無峻嶺有修竹,不減山陰同放浪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再用韻和陳伯比二首二
- 穰穰天酒被修篁,的皪枝間日射光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
- 國富民安后,修成體屬乾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抱一
- 后來一輩學修真,只說存養并行氣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在生若不學修行,未必來生甚胎里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往時三呂共修途,擬上青云近玉除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單州呂侍講
- 好花和露斸,修竹夾藤刪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彥詹題遠軒
- 遠公白社所修種,凈土青胎無點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弟觀詠丹山池荷
- 難危親話重,修阻見時疏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與內侄汪景淵西窗小酌
- 空明丈室面修廊,睡起憑欄送夕陽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草山賓館作
- 南風吹筍成修竹,園林一番新陰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夏
- 坐安民物由修己,默合神明為至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太皇太后挽詞
- 與君共一山,修竹居其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乞竹贈邠老
- 危橋跨方池,修竹萬有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晚春獨酌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