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9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苦節同儒素,清風起俗囂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茶使三十韻
- 謹護此畫本,勿遣侵俗塵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遂寧喻生畫鹿甚精介同官梁知丞謁余因令作八
- 杏開董奉壇,桃映康俗祠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
- 既葉天人助,復期風俗厚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佑閏十二月降
- 雖翰墨之僅存,亦世俗之共毖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蔣觀文錢塘天府二帖贊
- 胡為金繆影,顛倒眩俗兒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風篁控龍井
- 兒解應門,翁方索句,俗客來時莫放來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沁園春·一雨霈然
- 有美山中君,獨與世俗異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題劉直孺拙逸軒
- 遁澤真情在句中,薄俗三嘆曹劉風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遁澤惠豆粟韻
- 耿耿涵義氣,凜凜無俗情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砥齋
- 上無學古心,下無適俗容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寬居見懷韻
- 皎余明寸心,不向流俗宣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詠史贈王侍御
- 窮谷寓形久,慚無問俗方。 -- 出自宋·陳詵·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
- 首祠酌泉翁,坐使饕俗化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
- 真有山林味,難教世俗知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玉蕈
- 儻存丘壑意,可障世俗塵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家園雜興
- 秦風鍥薄難與處,晉俗清虛何足數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物到忘機樂,人因遠俗清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春日即事
- 誰憐繡地愁如織,我俗箋天訴不平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落花
- 秋色添禪寂,松聲奪俗喧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贈悟上長
- 中立天地極,再還風俗淳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
- 歸來南山南,掃門謝俗客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錢于高士
- 當求古人知,何用世俗賞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韻歐陽良有高山仰止四首
- 隨意幽行清,無緣逢俗物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廬山雜興二首
- 忽忽孤生感,真難薄俗論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客寓鄰家有園嘗欲過之不可得
- 羌兒削管吹邊遠,淮俗編簾障屋危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蘆花
- 梅亦顧我笑,笑我世俗為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探梅
- 或為道士或為僧,混俗和光別有能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美政應天報,姚虞舊俗清。 -- 出自宋·龐籍·送馀姚知縣陳最寺丞
- 更荷雨晹若,再還風俗淳。 -- 出自宋·陳曄·我愛淳安好
- 驅馬至益昌,倍驚風俗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益昌行
- 閑向南亭醉,南風變俗談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嘲黔南觀察南卓(一云卓故人效呂溫作)
- 歲晚青青玉立,不須俗眼同看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馬宜州卜居七首·冰雪軒
- 白眼看時事,剛腸厭俗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旅興
- 已得辭幽谷,還將脫俗塵。 -- 出自唐·張鷺·鶯出谷
- 梁城東下雖經戰,風俗猶傳守舊規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
- 乃是前賢意,常留化俗心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聞琴館
- 懷人路絕云歸海,避俗門深草蔽丘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寄陳少府兼簡叔高
- 由來大度士,不受流俗侵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
- 損生莫若攀丹桂,免俗無過詠紫芝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寓題
- 亦在乾坤內,獨無塵俗喧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友人山居
- 逼真但使心無著,混俗何妨手強抄。 -- 出自唐·廖匡圖·和人贈沈彬
- 寒松肌骨鶴心情,混俗陶陶隱姓名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重安寂道者
- 元規樓迥清風滿,匡俗山春畫障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龔員外赴江州幕
- 元規樓迥清風滿,匡俗仙春盡畫障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龔員外赴江州幕
- 群賢詎減山陰會,遠俗初聞正始聲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王庶子寄題兄長建州廉使新亭
- 書生膽氣人誰信,遠俗歌謠主不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黃梅江明府(江前為江下令,有善政。令更
- 角黍菖蒲酒,年年舊俗諳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李秀才端午日風寄
- 書生膽氣人誰信,遠俗歌謠主不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黃梅江明府
- 散拙兼成癖,如何稱俗流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自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