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俗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陰陽貴順序,難與俗人辦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小酌敬巖梅下和立齋韻
- 較量盡,勝夭桃輕俗,繁杏粗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聲聲慢·紅綃剪就
- 世降此翁猶尚德,俗衰時(shí)輩但論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史計(jì)使
- 且農(nóng)且漁,非仙非俗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自贊
- 喜供詩客賞,怕與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西湖觀梅三首
- 愿君終身如此樸,俗態(tài)高低不須學(xué)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(zèng)古樸相士
- 故人幾上書應(yīng)少,俗客門前屨豈多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次方峻峰餞行韻并柬蛟峰
- 雖然末第偶成名,俗骨自憐凡可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胡季弼入太學(xué)
- 園丁嚴(yán)鎖鑰,不許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集芳園
- 心跡兩忘處,難同俗子論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薄游
- 臨水開門徑,關(guān)防俗子來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小吳園
- 然自得,了無一點(diǎn)俗相干。 -- 出自宋·榮樵仲·水調(diào)歌頭·既難求富貴
- 南州高士不可攀,俗吏空餐抱深媿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送孫耕山
- 顧影自哂,未能免俗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晨入東寺閱藏行香
- 清都游歷事,還許俗人知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孫康侯北歸
- 詩聯(lián)呈佛方堪讀,俗語污人不可應(yīng)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寓富池雙泉寺三首
- 送人還有硯,住世俗無庵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無庵道人贈(zèng)硯報(bào)之以詩
- 步武有勝概,不與俗情同。 -- 出自唐·崔恭·和張相公太原山亭懷古詩
- 草深幽徑斷,心遠(yuǎn)俗人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野次欲訪于從周不果因寄二首
- 悉為無事者,任被俗流憎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游長(zhǎng)安諸寺聯(lián)句·平康坊菩薩寺·書事聯(lián)句
- 到此既知閑最樂,俗心何啻九牛毛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題僧壁(一本下有和韋蟾三字)
- 花貌年年溺水濱,俗傳河伯娶生人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西河
- 清標(biāo)稱住羊車上,俗韻慚居鶴氅前。 -- 出自唐·張賁·奉和襲美醉中即席見贈(zèng)次韻
- 勸君休,莫容易,世俗由來稀則貴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讀修睦上人歌篇
- 犬隨童子出,鳥避俗人飛。 -- 出自唐·顧在镕·題玉芝雙奉院
- 未達(dá)難隨眾,從他俗所憎。 -- 出自·李中·閑居言懷
- 著書述圣道,徒許俗人嗤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詠史
- 簪履陪游盛,鄉(xiāng)閭俗化敦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歙州陳使君見寄
- 丹心歷歷吾終信,俗慮悠悠爾不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謫居舒州,累得韓高二舍人書,作此寄之
- 丹心歷歷吾終信,俗慮悠悠爾不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謫居舒州累得韓高二舍人書作此寄之
- 萬重山水不肯聽,俗耳樂聞人打鼓。 -- 出自唐·趙摶·琴歌
- 自知清靜意,應(yīng)免俗人招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九日松林寺登高
- 為政宵忘寢,臨人俗冀康。 -- 出自唐·呂敞·潘安仁戴星看河陽花發(fā)
- 洞了曹溪旨,寧輸俗者機(jī)。 -- 出自唐·善生·送玉禪師
- 不假殘膏剩馥,時(shí)俗共傳方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八聲甘州 為友人贈(zèng)醫(yī)士
- 有元絕華部與趙,俗工紛紛訛魯魚。 -- 出自·袁華·送李擴(kuò)還吳
- 只是這些兒,把塵俗、般般不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·修行學(xué)道
- 圭一粒,精麥髓,變俗容消卻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 鄒公索
- 來者歸清凈,迷人俗冗盤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悟南柯
- 諸公還悟解,頓拋俗海,體道皆同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丹陽升霞作黃?,醮罷憶師,遂作
- 休休我省也,棄世俗、洞庭深處。 -- 出自元·長(zhǎng)筌子·傾杯·休休我省也
- 藏身處,且和光混俗,是謂玄同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(zèng)安間子周高士
- 蒼蒼煙與霧,已抗俗塵姿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寄錢受之二首(己卯)
- 公車五剡得京官,俗態(tài)營求有百端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賀濟(jì)直之值改官
- 果然佳偶遂,夫豈俗人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贈(zèng)陳伯融夫婦
- 人氣翻相敵,無如俗物何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城山偶題
- 幾歡淳風(fēng)喪,寧容俗態(tài)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同志
- 旅舍少相識(shí),孤吟俗態(tài)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旅舍言懷
- 未嘗清氣味,每厭俗盤餐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友人燒筍之約未赴
- 危檻倚孤城,風(fēng)襟俗慮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北樓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