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3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嗚呼俗態,行樂恣胸襟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烏夜啼 戒洗面
- 風澄俗儉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汲郡太守詩
- 為語俗交休見問,已從麋鹿訂新盟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送云泉入山
- 莫教俗卻先生饋,佳句重煩答后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謝于喬送楊梅干無詩用前韻奉索
- 何時俗之工巧兮?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偃蹇俗驤,羽毛紛委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每嫌俗物薰心醉,長愿清馨滿世留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和靖八梅
- 肯為俗人落吾筆,王許支公實我知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陸遠大夫
- 八極俗物不足道,千年陳人無可觀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畫梅吳雪塢
- 俚曲俗方尊郢市,古音今少奏咸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四和
- 劍刀俗革田秋熟,貫索芒收圄夜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仲晦除江西憲二首
- 何妨俗笑浩然聳,不要人憐范叔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謝景竹方寺丞惠衣二首
- 猶恨俗人知去處,近城林樾未深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排閟
- 帶刀俗染惟新化,橫槊詩刊第幾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章貢姚別駕
- 素排俗學誤,獨策圣處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夢南塘一首
- 可憐俗眼無真賞,不寶丹青寶墨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趙昌花
- 誰言俗薄今非古,我與斯民各秉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過建陽二首
- 想得俗流應大笑,不知年老識便宜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山居
- 懶對俗人常答颯,厭聞時事但慮胡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宇文公南
- 自憐俗狀不能到,此去羨君專宴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王恪司門知絳州
- 自知俗事無所觀,便落雙睛君亦喜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員文饒屯田
- 但將俗士眼,下視窮水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彰明任光祿遵圣
- 揚翹俗采暗,振響仙籟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仙禽送景遜赴階州監稅
- 沙市俗更凋,渚宮名徒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此來俗輩皆疏我,唯有故人心不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江陵王少府
- 王演俗容儀,崔陵小風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孫使君
- 已見俗中人,靈床施酒果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大有俗中士,知非不愛金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嘆世俗炎涼真可悲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春事方濃
- 不須俗物敗真賞,但覓佳處同攀躋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奉酬令德寄示長句
- 諠豗俗物華,鮮復有佳處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次韻夢得見示之什
- 休將俗眼輕游子,無數珠璣咳唾間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鄭邦達主簿五絕
- 窮途俗眼休相薄,沮洳焉知無大魚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赴南恩道間和楊體南三首
- 不妨俗眼自青白,第恐獠音無正始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邵觀復見贈
- 因思俗顛倒,類此蓋多矣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
- 儻有俗客來叩門,為道我眠卿且去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宋德器致爽軒
- 隆寬俗與新,僥幸汝勿再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自憐俗狀塵容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山明水嫩
- 歸來俗偃仰,嘆息不敢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韋蘇州詩呈周守敦義
- 紛紛俗態任冷暖,風云早晚騰蛟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
- 文昌俗吏亦何者,乃能致雨興雷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懸知俗客不曾來,門外蒼苔如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玉連環/解連環
- 誰令俗士駕,急去能不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三年俗駕,千鐘厚祿,心負天真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朝中措·玉屏松雪冷龍鱗
- 人間俗氣,對君一笑都釋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田唐卿,九江人,人品高勝,落筆不
- 畫工俗筆不可摹,漫作十國朝王圖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金人擊球圖
- 茫茫俗骨醉更昏,樓臺十二遙昆侖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祈真壇
- 山無俗路藏高士,岸泊仙舟憶主人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平湖
- 近嫌俗客知蹤跡,擬向中方斷石層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閿鄉寓居十首·山僧
- 人間俗眼未嘗窺,已為兩家藏以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