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先生聲徹大明宮,顧肯馳驅與俗同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與李先生學士
- 天公早賜還山詔,懷抱紛紛倦俗塵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詩呈之奇鄉友
- 身輕頃刻渡長淮,殊喜眼前無俗物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回呈王樞
- 盍簪便有功名志,傾蓋曾無世俗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翟伯壽二首
- 夫君真是人中豪,寧比尋常庸俗輩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正卿示蛤蜊解嘲之作因次來韻
- 斷金金義薄云漢,潤視往往輕俗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寄劉與權與幾
- 不關鳥帽隨風落,只把紅萸對俗看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九日與一飛諸友飲菊
- 潭中老龍帝所御,偃蹇不任世俗羈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夏旱
- 閑雅風流豪醉后,猶有臨邛遺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念奴嬌·堂堂七尺
- 又誰知、天上黃姑,掃盡晚春馀俗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瑞鶴仙·春風無檢束
- 合居瑣闥蔭庭槐,底事康衢走俗埃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再和
- 閑上高臺,溪光山色,一洗襟塵俗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念奴嬌·萬般照破
- 藜杖棕鞋,綸巾鶴氅,賓主俱遺俗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念奴嬌·嫩涼清曉
- 晝錦坊中作真率,群從相過無俗物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少及兄真率會
- 談棋柯腐塵勞想,讀易編摩世俗紛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黃承事三首
- 狂蹤泛泛渾猶梗,病眼昏昏只俗花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西歸有期喜而復作
- 冷官敢恨知音少,直道難教與俗同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用韻和仲兄
- 向人自在有真態,伴我官間無俗情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觀鶴
- 靈秀鐘人文物盛,歷歷皆非凡俗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念奴嬌·吳東清勝
- 換官雖用朝廷法,竊議難逃世俗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梁和仲兼屬寄謝吳丈三首
- 王家父子竹林期,談笑初無世俗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約登武安之塔為游
- 雁山削玉上青云,仙侶常游遣俗紛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郭黃中
- 楚金分韻猶拘攣,若更舍此徇俗妍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
- 侯兮去去心體胖,允矣直道非俗觀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歌詩三十五韻送前知隆慶任侯赴召
- 手攜天孫云漢之機杼,下與世俗一洗組纂之拙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青山高為宋郎中德之作
- 溪邊釣隱如無恙,那不嗤人骨俗氛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泛霅溪
- 神全削堊無機露,德厚如山鎮俗浮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制置董侍郎東歸
- 龍蹻無路地軒轅,洪崖何處避俗喧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題會慶建福宮長歌
- 東松一建幾經春,景物清幽匪俗鄰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東松庵
- 佳哉公子有具眼,終日看山無俗情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題致爽軒詩
- 有愁萬斛,有才八斗,慷慨時驚俗眼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鵲橋仙·黃花似鈿
- 愛梅來訪小春花,閑臥云房避俗嘩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題鄭云谷梅窗
- 我家有竹門可款,植此不徒悅俗眼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為青溪賦
- 聞君出宰山水縣,家教所推民俗淳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題李氏敬聚堂
- 常常有約尋幽趣,汩汩無從避俗喧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寄廬山道士二首
- 暘彼諸老皆典刑,三嘆此邦皆俗媺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暫來不宿歸州去,應被山呼作俗人。 -- 出自·***·予以長慶二年冬十月到杭州,明年秋九月始與
- 冰霜肌骨稱童年,羽駕何由到俗間。 -- 出自唐·王起·贈毛仙翁
- 清如野鶴有仙骨,閒似片云無俗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麟老韻五絕
- 始知軒冕有塵累,不似山林無俗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答熊朝英
- 搖頭說易當朝客,落手圍棋對俗人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贈道人
- 如何獨得百丈索,直上高峰拋俗羈。 -- 出自唐·林滋·望九華山
- 若非堯運及垂衣,肯許巢由脫俗機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送賀知章入道
- 白云深處葺茅廬,退隱衡門與俗疏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
- 莫言白雪少人聽,高調都難稱俗情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郢中
- 狂歌放飲渾成性,知道逍遙出俗籠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句
- 宦游京口無高興,習隱鐘山限俗塵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從駕東幸呈諸公
- 青云士盡識珍木,白屋人多喚俗名。 -- 出自唐·胡玢·石楠樹
- 還丹功滿氣成胎,九百年來混俗埃。 -- 出自唐·劉道昌·龜市告別
- 老來祇戀舊儒巾,放浪猶能矯俗塵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次韻答松雨上人(洪武庚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