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古來善政抑兼并,貧富相通俗淳好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士貴要予賦水輪因廣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
- 未借老商顏笑一,已偕韓氏俗重三。 -- 出自宋·李侗·舍上辭歸羅豫章先生
- 路經橋遠塵難過,僧占閑多俗不爭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題凈居院
- 姓字是誰何必問,定應不是俗人居。 -- 出自宋·李時可·舟中夜聞讀書
- 卷地狂風殿晚春,落花蓋水俗成云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晚春二首
- 靜坐焚香讀周易,丁寧莫放俗人來。 -- 出自宋·駱羅憲·與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
- 此樂恐于兒輩覺,長貧能免俗情猜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端居
- 今人得似古時少,我拙從教俗子非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鄂渚和章同年元榮鄧教授友友微字韻
- 知時多順時人話,溫俗猶披俗士衣。 -- 出自宋·戚綸·送張無夢歸天臺山
- 林扉日日為誰開,底用潛驅俗駕回。 -- 出自宋·錢厚·登玲瓏山賦呈章冠叟俞安伸陳安世
- 錦囊留得靈犀在,辟盡人間俗子塵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讀千巖續藁
- 編茅固作癡兒計,閉戶全勝俗客談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吉祥孜老二詩
- 牙齒唇皮包不過,吾家密事俗人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雙眼常時看屋椽,從來不結俗人緣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寄孚老
- 破衲襤襂兩鬢霜,耳邊誰管俗雌黃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破衲
- 好是春風湖上亭,軒空小憩俗塵清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歸得十絕
- 一元真璞在,三指舊山來,流俗見去住,法身無往回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瑩·三生藏
- 滿林涼影綠沈槍,對此渾無俗肺腸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竹院
- 蕭曹謀略能成漢,巢許身心俗避堯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誰知把住放行,盡道違真逆俗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幾見彩云爭照日,直疑仙掌俗擎天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五峰兼簡英禪師
- 微言定許誰人叩,勝事偏於俗土慳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蒙堂
- 思陪丈室談名理,自愧常為俗累牽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寄譯經清衍大師
- 還頒明詔恩優渥,坐使環封俗阜安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
- 相期正始微言緒,詩眼休嫌俗吏過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洪令谷瑞平遠臺
- 挺立不教凡草長,削成應免俗塵侵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詩三首
- 更起粉墻高百尺,莫令墻外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孫侔·句
- 位上沮而標籍兮,思玄跡混俗流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神仙
- 山靈有意留儂住,不作尋常俗駕看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入山遇雨宿開先寺二首
- 投曉歸來互相告,等閑休向俗人夸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姑蘇泛月一首
- 詩就幾教山鬼泣,劍靈那許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王文卿·麻姑壇
- 卻笑賀湖臨水寺,閉門不借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王用亨·平綠軒
- 山色儼如嚴父面,鳥聲還勝俗人談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天目道中
- 秋景澄清物象希,山家沈寂俗難齊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我亦逆知此花意,孤潔難與俗人混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官舍庭前古梅尋常開拶歲暮余整歸裝而乃蚤花
- 撫邊年久賦徭寬,善政春秋俗自安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韋皋
- 逸興只將詩句遣,清襟那就俗塵牽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和呂巽伯韻
- 睡魔猶侮汪梅叟,何況悠悠俗累人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咸淳五年天下都散漢許月卿飲無算醉后吟詩秉
- 結屋池邊塵自少,蒔梅窗外俗全無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虛翁涌金門城五詩韻以寫幽居之興
- 不肯趨時真隱逸,豈教塵世俗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重陽已過半月菊花方開二首
- 除卻寒相映色外,此君那許俗塵侵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見竹溪羅權府
- 寧甘咄咄癡兒事,稍愧紛紛俗吏為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日華書自通州來言其同僚多唱酬
- 碧泉千脈瀉金溝,名是東南俗阜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和王治臣新定即事
- 位分南北與東西,曠典才修俗頓移。 -- 出自宋·張肅·鄉飲酒唱和詩
- 此道幾人能仿佛,浪言徒遣俗儒驚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集義齋
- 終南不是功名徑,說著功名俗了渠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挽鄧南山
- 寺僧為報山靈說,不用驚疑俗客來。 -- 出自宋·趙立·雷神碑
- 個中真覺凝眸豁,一點心無俗慮縈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漮·游西山
- 山蟠九鎖人希到,得侶同游俗慮消。 -- 出自宋·鄭名卿·大滌洞天留題
- 山間已有幽人占,門外寧教俗子來。 -- 出自宋·周暕·次僧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