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加我數年祈謝事,此心難與俗人論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同年鄭貴溫寺丞直華文閣致仕次韻為賀
- 顧我逢花須泥飲,高情難許俗人知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馬茂先凈因閣中所題
- 邂逅天涯拼一笑,洗我塵胸俗臆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珍重牛腰成巨軸,丁寧莫與俗人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用難字韻簡潘接伴
- 林泉雅許幽人往,猿鶴應羞俗駕經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社日邀溫卿溪王天仕吳欽孺游草堂欽孺有詩因
- 莼羹本是詩人事,樽俎那容俗子同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莼菜二首
- 水云痛飲玉光詩,勝踐那容俗子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劉凝遠丈二首
- 喧寂不隨群動役,形骸肯效俗人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月
- 來往區區莫謾忙,轉頭還是俗相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伯瑞叔驥常字韻
- 名且不為身后計,意寧能問俗間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秉文
- 村居不記元夕朝,田蠶鐙火俗異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三兄既見過喜而賦此
- 臨流置酒高人意,叩戶求詩俗士無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有詩謝蕭伯和見訪伯和和之節推丈見而同作
- 貧賤已安身外事,功名寧顧俗間緣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
- 暫到欲陪僧夏靜,等閑生怕俗塵污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到龍井寺
- 利欲當權心退舍,诐淫得路俗迷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滬貢士二十人端平元年手書增郡國貢士員滬增
- 一真不昧人中佛,五戒俱全俗里僧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凈豁持缽求度為說偈言
- 屋下何妨架屋重,規模不與俗人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為滄江虞使君賦客室三首
- 若教人侍紅云殿,應悔從前俗慮饕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擬玉溪體賦泉墅海棠二首
- 則異時之集注兮,亦何病乎俗人之悕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朱文公離騷經贊
- 獨余此帖難強名,妙處頓使俗眼驚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導懷感帖贊
- 擇師難似擇良醫,爭得功指俗迷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寄林少忠因為家叔再留之館
- 履襪已無親可獻,黍羔猶與俗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
- 交游半是清流望,趨向難為俗子論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羅季能赴江陵幕
- 俎陽便覺春流暢,拜爵潛教俗轉移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贛學鄉飲禮成二首
- 瀑簾雨后籠山闊,不許塵埃俗耳聽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蒲潤滴水巖觀瀑
- 絲桐掛壁戶常扃,雅弄深防俗耳聽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簡吳若清
- 酒盞慚疎朋舊少,紙簾不為俗人開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病起
- 剪水天為農發祥,豈知寒臥俗成僵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象翁雪
- 神仙之說未必無,但恨凡胎俗骨難輕逢。 -- 出自宋·王淮·劉阮天臺謠
- 春晝長,秋聲不斷,洗紅塵凡俗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三犯渡江云/渡江云
- 清坐苦無佳客話,朗吟生怕俗人聽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晴
- 滿肚歲寒無著處,此情難與俗人言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韻烹筍一絕
- 集芳尚恨椒蘭變,何況夭桃俗李春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寄題程氏菊莊
- 嬌含丹粉映池臺,憂豈能忘俗謾猜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萱草花
- 高情應怪詩郵斷,末路那禁俗累纏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李俊民三十年前凡兩寄詩時困于世故俱不克和
- 幽奇定有神仙到,陰怪從教俗子咍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閏八月望日登青陽峰觀可玉所得天池之勝
- 洞天消息春正深,仙路往還俗難繼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贈劉方處士
- 松枯石老水縈回,個里難教俗客來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山隱
- 吾將擬之三語曰,無事莫與俗與言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
- 言詩幸遇明公許,守樸甘遭俗者輕。 -- 出自唐·左偃·寄韓侍郎
- 瑤壇醮罷晚云開,羽客分飛俗士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留題仙觀
- 名位雖插道自光,訟庭無事俗平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李太保寄刁秘書
- 瑤壇醮罷晚云開,羽客分飛俗士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留題
- 抵掌曾論天下事,折腰猶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蒯司錄歸京
- 玉霄塵閉人長在,金鼎功成俗未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奚道士
- 抵掌曾論天下事,折腰猶悟俗人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蒯司錄歸京(亮)
- 玉霄塵閉人長在,全鼎功成俗未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奚道士(含象)
- 靜話忽容幽鳥聽,好詩長忌俗人聞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閒居書事寄逸人平上人
- 斷徑危橋積蘚痕,閉關終與俗塵分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郊居言事
- 天竺峰西月幾層,亭孤應忌俗人登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登杭州冷泉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