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在第1個字的詩句
俗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俗傲軒轅圣,巫夸越女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谹父問訊吉父
- 俗說未說情,三篇兩篇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谹父尋春之作
- 俗駕何為者,移文招不來。 -- 出自宋·吳端·草堂
- 俗然君不然,白璧絕瑕玷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送要公似有這宰古田
- 俗客自應慚到此,幽深雅稱杖藜來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·處處可人
- 俗態分榮瘁,梅心無改移。 -- 出自宋·謝琎·識時梅歌
- 俗胝知多少,龐眉擁毳袍。 -- 出自宋·信禪師·貽老僧
- 俗客不來人籟寂,省心時聽數聲鐘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后坡
- 俗遠人無累,心夷物自閑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云入窗牖
- 俗吏肆貪殘,侵漁蕩貲產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送人赴倉臺
- 俗論鄙迂儒,公胡獨受欺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王九山挽詩
- 俗樸人家善,山深井稅遲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過村翁家
- 俗事退三舍,吟情出一頭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三用韻十首
- 俗子敢再請,幸爾勿沈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省齋韻覓友梅縈笑集不蒙見惠再借韻
- 俗名強雌雄,奇勝重古樸。 -- 出自宋·楊致祥·雙松聯句
- 俗物何勞供一醉,殘僧正欲伴孤吟。 -- 出自宋·姚孝錫·和成冠卿見寄
- 俗眼如休有青白,好風安得間雌雄。 -- 出自宋·奕載·大雄寺
- 俗偷或過侈,民窮易為非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感興五首
- 俗淳器亦古,豈識時世妝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石塘源
- 俗緣未斷身未輕,思歸日有求歸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天臺歌
- 俗子不識真,貪榮強躋攀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黃疇若尚書
- 俗態易湮沒,清游莫辭屢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寶方山
- 俗學淺無源,澗谷才咫尺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枕上有感呈呂子約
- 俗子一作吏,書幾塵土積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枕上有感呈呂子約
- 俗緣未斷念家鄉,回首仙源竟渺茫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讀劉阮傳
- 俗歸定何所,無言獨無嘯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七月十二日偶成
- 俗客□□尋□處,仙人何必好樓居。 -- 出自宋·趙簾溪·次韻大受游乳洞謾賦
- 俗卑羽才高,世濁憎多修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直州
- 俗事吟邊少,時光靜里長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貧居
- 俗子繞登山勒馬,禪心常共丹同龕。 -- 出自宋·周牧·資圣寺
- 俗學訾豪奪,家人怨絕癡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懷友人趙蹈中
- 俗薄乖留計,時危緩去程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辛亥除夕(三首)
- 俗人那得識,詩客盡相依。 -- 出自元·馬祖常·寄舒真人
- 俗子居山不見山,靜者居廛山在眼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中山堂為許隱君作
- 俗薄誰知己,時危不計貧。 -- 出自明·高遜志·送程彥明煜之松江
- 俗學非吾愿,將為田父乎? -- 出自明·婁堅·歲暮雜題示兒復聞十首(萬歷末年作)
- 俗儒難與語,三復西來篇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(
- 俗眼為之開,塵心頓如洗。 -- 出自明·王紳·夜坐呈正學方先生
- 俗子騖聲華,世儒矜結束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別張子言(四首)
- 俗流未許通車馬,年契長期到子孫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
- 俗人自詫才名盛,老態終嫌禮法疏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任太常致仕留別(五首)
- 俗紛倦城肆,放浪懷林莽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答顏惟喬
- 俗吏曾隨計吏來,可堪復別鳳城隈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曉發京都
- 俗嶂壅文河,拓由靈掌負。 -- 出自明·于嘉·奉懷錢宗伯受之海上
- 俗問蕭疏難竟絕,清談歷落故無成。 -- 出自明·于鑒之·雜感十首(崇禎元年)
- 俗眼從渠浪開合,生來粘在十三弦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依韻奉和(四首)
- 俗債可容還醉筆,老魔猶與戰殘書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東昌舟中
- 俗變羌胡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奔亡道中其四
- 俗緣千劫磨不盡,翠被冷落凄余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芙蓉城(并敘)
- 俗富行應樂,官雄祿豈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從舅成都丞廣南歸蜀(一作盧綸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