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在第9個字的詩句
作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粗茶糲飯隨緣過,等作須彌芥子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敬和寓舍
- 雖然謫在西風里,合作人間小牡丹。 -- 出自宋·盧梅坡·芙蓉
- 欲隨戎馬僅勝衣,強作文章還覆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石昌言知宿州
- 寄言匠者勿復顧,留作清涼除熱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圣泉寺松徑
- 酒易逢知憶,詩難遇作家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建昌道上
- 可憐思婦樓頭柳,認作天邊粉絮看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南國久為思,西都嘗作賓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秦中初霽獻給事二首
- 裊裊長數尋,青青不作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薔薇
- 常思舊里欲歸難,已作歸心即自寬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初歸故里獻侯郎中
- 高堂老母頭似霜,心作數支淚常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行路難·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
- 義為土地精靈伏,仁作金湯鐵石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謝傅還為傅,周師又作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節進
- 盡傳棣萼麟兼鳳,終作昌朝甫與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盧使君二首
- 猶期明月清風夜,來作西園第八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得達即便是,無生可作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日本
- 到鄉必遇來王使,與作唐書寄一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新羅人及第歸
- 昔時昔時洛城人,今作茫茫洛城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洛陽塵
- 愛來沙島遺銀屋,終作金籠養雪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鷺鷥有懷(前東陽王慥使君養一鷺鷥名瑤花)
- 夏天將作衫,冬天將作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用力磨碌磚,那堪將作鏡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雖有一靈臺,如同客作漢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簪裾皆是漢公卿,盡作鋒铓劍血醒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八月六日作四首
- 懸圃珠為樹,天池玉作砂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漫作二首
- 白下同歸路,烏衣枉作鄰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倒押前韻
- 嬋娟西子傾國容,化作寒陵一堆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姑蘇行
- --潘述爰命我公,東土作則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講德聯句
- 思量費子真仙子,不作頭陀山下塵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鄂渚清明日與鄉友登頭陀山
- 海霧多為瘴,山雷乍作鄰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林宗配雷州(一作送王棼流雷州)
- 不勝庾信鄉關思,遂作陶潛歸去吟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請告南歸留別同館
- 自從星坼中臺后,化作雙龍去不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寶劍
- 舞腰漸重煙光老,散作飛綿惹翠裀. -- 出自唐·李冶·柳
- 渭濱若更征賢相,好作漁竿系釣絲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竹
- 棲禪枝畔數花新,飛作琉璃池上塵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題禪僧院
- 我詩也是詩,有人喚作偈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博錢沽酒吃,翻成客作兒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惟馀帝子千行淚,添作瀟湘萬里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邵陵作
- 故鄉朝夕有人還,欲作家書下筆難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下第有懷
- 謝家兒女空才思,只作因風柳絮看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雪
- 清香皓質世稱奇,謾作輕紅也自宜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紅梅
- 難畫處,激起浪花,飛作湖間雪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喜遷鶯·梅霖初歇
- 老去有余業,讀書空作勞。 -- 出自宋·呂本中·讀書
- 應將機上回文縷,分作人問乞巧絲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欲親高論無由得,須作文殊問疾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麗水甄殿丞移疾請告
- 風中的皪月中看,解作人間五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真珠花
- 為報南歸客,應須自作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日燕山道中
- 把還使節請祠真,便作吳江漸退身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送葉公義叟求宮祠歸吳下
- 我聞海上人,明珠可作燭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鯨魚
- 不禁巢邊黃口鬧,不作竿上鮎魚緣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題隔師松齋
- 力士推山,天吳移水,作農桑地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龍吟 西湖懷古
- 體道經為笥,臨機智作囊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送胡汝明待制赴鎮桂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