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在第4個字的詩句
作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天高且作茶星現,地迥行親海月輝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上茶使趙伯川
- 草堂擬作終焉計,便翼飛來總寄聲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許仁叔解組東歸
- 慈顏莫作虛空想,西簡先生千字銘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挽史教授子正
- 推琴而作喜欲舞,慨我得此逾兼金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侍郎
- 山川鐘作一書簏,胸次洶涌萬斛泉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
- 今人好作詩,曾不鑒茲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茍活許作詩,余生付詩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陸機不作莼羹在,雷煥無蹤劍氣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
- 松聲浪作風濤吼,何處風濤不慣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孚舟亭新成賦十絕
- 社公雨作春燈暗,獨盡花前酒一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六日夜獨酌思歸四首
- 一從去作滄浪客,幾度重題郁壘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伯田見酬四首
- 少年忽作白頭人,慷慨悲歌豈為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
- 宦情不作葭灰動,吟筆寧爭繡線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亥十一月初八日南至二首
- 筆追古作未云賒,正始遺音到永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遁翁吳山長孔昭三首
- 休官久作漁竿客,扶老來尋鶴氅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八日百五節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
- 一時變作跳空雪,萬眾驚聞噴壑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乙巳三月十五日監察御史王東溪節宿戒方回萬
- 病堪長作客,貧可薦招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五日病中
- 江湖頻作郡,棠蔭有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康總管慶之和碑字韻二首
- 夜深忽作大風雨,樂事元來亦未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觀燈小酌十四夜半大風而雨
- 長橋身作長城夢,南五湖天北濟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景山
- 古樹伐作薪,野茹挑為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孚舟亭獨坐
- 靈山見作用,誤認氣為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子游學正
- 不知誰作古樂府,至今流傳木蘭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昭君死作青冢土,琵琶卻傳來漢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片云聊作屋,死樹自觀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云屋瑞上人
- 豈堪猶作客,忍負不貲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阻雪留丹陽苦寒
- 作詩寧作郊島之寒瘦,終不屑元輕而白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前韻述將歸
- 醉眼暫作如是觀,誰識詠歸暮春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
- 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□□□福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
- 老夫所作豈敢并,鵰鶚風前跧凍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
- 西湖莫作癡貓守,紫陽山下可歸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人日立春記苦雨無冰
- 孰謂嘗作郡,旦暮窘薪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生日病腹疾書事
- 他年會作安劉事,且向深山茹紫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周君之余姚講授
- 掛龍西作但見尾,舜服龍章臨斧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畫龍首
- 老錢工作趙昌花,殘綠依稀姤五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錢舜舉瓜畫
- 九原可作塵垂涕,今日前時事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
- 時清猶作茹芝老,杜叟斯言我愿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自釋休官之意
- 中宵變作今□□,□得樓頭鼓角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六日大雪
- 鄉心認作桑麻路,忽有湖船奏管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堤雨中夜歸
- 政坐行作吏,耕透始愿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宿西疇曹教授宅
- 何人不作無窮地,今日才知已定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三蘇先生族譜俊載帥初為其七世孫撰序
- 生平不作今人調,爾輩焉知國土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前寫懷
- 從今只作梅生活,底用江頭千木奴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早推花作群芳首,誰道梨為百果宗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宦游難作重來約,一枕泉聲老不忘。 -- 出自宋·方慎言·題靈巖弄月池
- 筆端間作龍蛇走,壺裹常挑日月懸。 -- 出自宋·馮觀國·述懷
- 一生甘作扶梨手,萬變寧移抱甕心。 -- 出自宋·扶杖夫·句
- 山遙不作障,水近何妨隄。 -- 出自宋·輔廣·題資福院平綠軒
- 已甘終作輪囷木,未忍翻同屈民屏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扶藜喜作山中行,勝處不復愁天慳。 -- 出自宋·傅烈·浮碇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