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在第4個字的詩句
作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作圖如作字,筆筆走龍蛇。 -- 出自·老舍·題靜廬寫禿松小品
- 十年未作滬江游,十里洋場一筆勾。 -- 出自·老舍·春游小詩 參觀閔行新城
- 須臾病作狀如故,三日不救誰緣因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自尤
- 十年曾作犍為令,四脈嘗聞愍俗詩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
- 十年嘗作犍為令,四脈嘗聞愍俗詩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
- 未應便作衰翁看,藉草猶堪倒一樽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奉和頗動游興呈云耕叔祖
- 他時再作江南圖,韓公吳公還有無?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兀術走
- 入門強作歡笑聲,實恐衰顏驚老父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墜馬后柬蕭文明給事長句并呈同游諸君子
- 南人漫作知章嘲,北客善騎寧免誤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馮郎欲作旁觀人,負汝何悲勝何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疊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
- 今宵且作風月談,莫更塵途論興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攜疊韻詩見過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
- 從今穩作城東客,雨笠煙蓑不用將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得匏菴觀造雨絪詩輒次韻
- 歸來謾作鐙前話,卻喜妻兒是賞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卜居一首東南屏
- 思鄉擬作東都賦,遠俗猶聞隔院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
- 不須更作三同會,又聽城西《薤露》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再哭青溪
- 二妃枉作君王后,君看君山山自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沙竹枝歌(十首)
- 風來時作低低語。 -- 出自·顧隨·蝶戀花·午夜月明同散步
- 隨波去作寒星散。 -- 出自·顧隨·踏莎行·已撤冰壺
- 賸甘飴作酒,最苦藙烹茶。 -- 出自宋·白元禮·句
- 鉛山不作桐城逝,海內騷壇委寒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憩紅詩課戲題一待于后
- 名夸能作室,戹夾如堂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感興
- 三朝遂作渰渰萋,一點一粒不勝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久旱得雨
- 老稚盡作斑衣舞,來聽春風堂上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代壽德興尹
- 劍龍化作李延平,道理益明仁益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直卿幸作東床客,照耀乾坤兩冰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
- 公車不作他年計,聊使君王識教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釋之三首
- 儀秦已作風霆過,范蔡方為河海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范睢蔡澤
- 概將動作名為性,天地同為牛馬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生之謂性
- 靈山寫作送行句,留與叢林作禍胎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凈頭道者
- 有如是作略,有如是榜樣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趙州喚作火,全身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十七首
- 作既無作,修亦無修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夢多吟作崇,閑極懶為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丙辰季夏雨中
- 瓣香來作禮,肯雇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禮疎山塔
- 春生凡作則,秋謝遍悲疏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塵埃飛作垢,驚雁不成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真空非作相,善應保安寧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誰人為作留春計,莫放風花自在飛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宜春道上
- 侯星轉作使臣星,馹傳軺車得按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使星轉作副樞星,天柱天階兩手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樞星轉作內平星,內得其平外亦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平星轉作上臺星,獨運璇璣握玉衡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素妃勇作探春行,紅紫躊躇不及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梅三篇
- 一線溜作吞天濤,十丈花成盈掬實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饒德裕三益軒
- 炎州寢作廣寒宮,鮑肆薰為香積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初交可作久要看,主人對之忘朝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曾見卓此君軒
- 素王不作無明主,賤子何之可附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答厲季平投詩有懷歸鄉之意
- 余子姑作尋常看,此公僅能一二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
- 乘風終作歸墟去,略涌三山駕六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水出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