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7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故人皆死誰為佛,老我猶生即是仙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句
- 當生自是長生佛,未老應數不老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壽常州路過嚕噶齊
- 一朝開古井,三佛現金身。 -- 出自宋·毛國華·壽昌寺
- 敕賜皇恩重,成佛教日新。 -- 出自宋·毛國華·壽昌寺
- 微茫認松雪,仿佛橫樵路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武林山十詠·呼猿洞
- 依依同氣恩,仿佛見情理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義貓行
- 兩賢高躅明千佛,三世傳家又一燈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聯輝閣詩
- 一經家自學,千佛世題名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送觀過免舉赴省
- 多君句好堪呈佛,老我時來未得仟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和潘帳干二首
- 落月照屋除,彷佛見此翁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
- 龍業披衣猶向佛,虎兇著帽更何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簡秋官
- 今年賢弟去貪佛,平日阿兄真愛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趙制干二絕句
- 燈籠跳入露柱,佛殿走出三門,撞著個無面目漢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露柱燈籠,三門佛殿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去卻一,拈卻七,佛祖玄關元不識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這漢生來無狀,佛祖亦難近傍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惠文伯居士請贊
- 過現未來三世佛,不離其中轉法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頌古二十八首
- 依經解義,三世佛冤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偈十首
- 大庾嶺頭一尊佛,疏山兩度放毫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從教打瓦鉆龜,佛法不在這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巉絕半巖間,仿佛見鳥跡。 -- 出自宋·釋德止·浯溪圖
- 為是時節,為是佛法。 -- 出自宋·釋端裕·頌古十首
- 有佛處不增,無佛處不減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十三首
- 便是口吞三世佛,沾化涓滴也難消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茶湯會乞頌
- 若向此處會得,佛法天地懸殊。 -- 出自宋·釋方會·偈
- 寒山比月,從上佛祖,納盡敗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真廊廟楷模,行佛祖途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履齊樞鈞容贊
- 覺悟古今心是佛,不須向外別追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日本覺心禪人遠來炷香請益注詩迅筆贈之
- 詩人不識自家佛,卻向丹青畫處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無量壽佛贊
- 莫怪無門擔板,佛來也吃粗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牧庵簡庵師三人共軸贊
- 參禪須是悟,成佛不待旦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與虛上人
- 凡圣本無忌諱,佛魔總是冤仇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會得浮山兩錯,佛祖從頭架閣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欲知自性天真佛,盡在朝昏一念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不顯名大檀越請偈
- 牛關馬頭出沒,佛病祖病痛除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典午和尚贊
- 語默向上一機,佛祖聞而膽喪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積念有年瞻石佛,今朝一見絕疑猜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石佛
- 外道殷勤來問佛,有言不問及無言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是個非個并除,佛兮魔兮俱掃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觀音觀老請贊
- 為眾持缽去,七佛舊儀式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個般無山豁,七佛不曾師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寒山贊
- 荒院天寒燒木佛,一堆紅燄對枯床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佛無眾生不成佛,是故眾生佛根本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本源自性天真佛,日用中間無少虧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聲聲稱念南無佛,佛道現前不成佛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非唯無眾生,無佛亦無己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寄端書記
- 依稀金磴闊,仿佛彩虹彎,人從橋上過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依稀寒水玉,仿佛冷秋菰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樂全僧身,忠宣佛位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觀文忠惠趙節齋
- 常尊賈島呼吟佛,盍請劉伶謚醉侯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看書憶北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