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4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口慚神佛少,心懷嫉妒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不要求佛果,識取心王主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時披古佛書,往往登石閣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爐燒神佛香,打鐘高聲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亦有真佛性,翻作無明賊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不因居佛里,無事得相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建元寺集皇甫侍御書閣
- 身投西佛學(xué)東魯,塵視諸徒飚遠(yuǎn)舉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贈夢英詩
- 初開選佛場,坐斷諸峰頭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鵝湖山
- 愿汝藉佛力,永脫鉤網(wǎng)債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
- 叢林選佛場,一擲想盆倒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贈覺師
- 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謁守凈禪師
- 瑤池仿佛萬妃游,縞裙練帨何鮮潔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蔡學(xué)士梅詩
- 那知千佛力,不紓一寇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建康六感·梁
- 我亦學(xué)佛者,言之為興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菩提院
- 中有古佛屋,閴無人足音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
- 畫圖仿佛余驪黃,華山之陽春草長。 -- 出自元·揭傒斯·曹將軍下槽馬圖
- 君不見佛郎獻(xiàn)馬七度洋,朝發(fā)流沙夕明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跋月山公九馬圖手卷為任伯溫賦
- 生平好佛失真佛,咄哉梁王真餓鬼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王元方見寄家繡達(dá)磨作
- 氣交古佛通精靈,命落殘碑題歲月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震澤普濟寺觀古檜歌
- 雖云仿佛見顏色,已覺浩蕩開心胸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繩金塔望廬山
- 念經(jīng)念佛能一般,愛河竭處生波瀾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念法華經(jīng)僧
- 須防知佛者,解笑愛名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勉詩僧
- 燕山仿佛辨烽戍,鼙鼓如聞漢家壘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堯年將佛日,同此慶時休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(yīng)制
- 名都標(biāo)佛剎,梵構(gòu)臨河干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
- 瑞蓮生佛步,瑤樹掛天衣。 -- 出自唐·宋昱·題石窟(寺魏孝文所置)
- 老宮與佛廟,三日一往拜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壬子歲旱
- 香花真佛界,棟宇始唐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留題太平寺
- 南方諛佛古到今,人持?jǐn)?shù)珠家梵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布谷吟
- 看來古佛心,不為屋有亡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題承天心老萬佛閣
- 想像彷佛若神遇,果見姣姬拾翠羽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相逢行
- 涼風(fēng)彷佛飛清霜,奉身九折思王陽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壁間所掛山水圖
- 據(jù)鞍仿佛如殘夢,曉月一鉤猶未消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早行二絕
- 夜將木佛齊燒殺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漁父詞/漁父
- 浮空仿佛女乘鸞。 -- 出自宋·趙子發(fā)·鷓鴣天·約略應(yīng)飛白玉盤
- 誰言學(xué)佛須披衲,頗笑求仙唯造樓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(shù)過六根灑然但余素
- 但念石佛古,豈顧多法埃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六月初八義榮司諫自福慶山見過奉陪游四巖以
- 以睡作佛事,復(fù)名作住庵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凈明長老睡庵
- 觀臺仿佛隱仙圣,樓閣縹緲生蛟暾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登臺晚云層疊若眾山狀伯氏令賦計因成長
- 昌黎論佛骨,南行氣亦壯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次韻謝之
- 汩陳非佛意,昏墊蓋天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久雨三首
- 山腰古佛閟金殿,石眼細(xì)泉噴玉龍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惠山
- 十眉仿佛畫難親,百匝徘徊看未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叔夏海棠次東坡韻
- 精廬憑佛力,云外聊自托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上封長老洪辯
- 更愿張佛燈,為我代明燭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
- 心求千佛印,手罷七年板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
- 禪如石佛樣,學(xué)帶楚人騷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謝勝老惠胡桃
- 我愿石佛須少忍,欺善怕惡神所殲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游銅梁縣云巖
- 力求見佛上天梯,忽睹光明志意學(xué)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和制帥
- 大方廣佛三身具,境號華嚴(yán)普賢住,三千凈土毛孔吞,百億化身塵剎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劉侍郎見和再用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