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3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來従佛印可,稍覺魔忙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寺
- 回觀佛骨青螺髻,踏遍仙人碧玉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寶山新開徑
- 仙山佛國本同歸,世路玄關兩背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亭
- 時從佛頂巖,馳下雙蓮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杜介
- 時従佛頂巖,馳下雙蓮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杜介(并敘)
- 欲依佛老心難住,卻對漁樵語益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偶作
- 屏去佛經與道書,只將語孟味真腴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同杜叔高祝彥集觀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飲兩日且
- 點綴佛髻上,合為七寶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病身佛說將何喻,變滅須臾豈不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罷灸
- 地是佛國土,人非俗交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天竺南院贈閑元(上日下文)清四上人
- 回鑾佛寺高多少,望盡黃河一曲無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次陜州先寄源從事
- 經翻佛藏研朱莢,地賜朝家布紫金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凈業寺
- 乳烹佛粥遽如許,菜簇春盤行及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警
- 今朝佛粥更相饋,更覺江村節物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
- 時仿佛以遙見兮,精皎皎以往來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游
- 存彷佛而不見兮,心踴躍其若湯;撫佩衽以案志兮,超惘惘而遂行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九 悲回風
- 歸依佛,彈指越三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何夫佛子住,四面憑危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靈山寺
- 常於佛家見,宜在月宮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定力院七葉木
- 千年佛老賊中國,禍福依憑群黨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張李二生文贈石生先
- 可甚佛老徒,不取慈儉書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四民詩其三·工
- 夜投佛寺上高閣,星月掩映云曈昽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
- 已窮佛根源,粗識事輗軏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文暢師北游
- 吾聞佛者流,正以生作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夢亡友黃世永夢中猶喜談佛既覺感念不巳因和
- 須煩佛界三昧手,拈出茶經第二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惠泉分茶,示正孚長老
- 一辨佛香炷遺像,幾多衲子拜茶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陸子泉上祠堂
- 頓見佛光身上出,已蒙衣內綴摩尼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醉別盧頭陀
- 仙塵佛劫同歸盡,墜處何須論廁茵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和石田先生落花詩(二十首)
- 神通佛法須判斷,一任熱碗春雷鳴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,登大峨之巔,一名勝
- 塔上佛光堂上月,莫言公案不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明月堂
- 人言佛陀入三昧,斷取世界如旋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歲旱,邑人禱第五羅漢得雨,樂先生有詩,次
- 回看佛閣青山半,三四年前到上頭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望定州寺
- 心持佛印久,標割魔軍退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馬太守聽九思法師講金剛經
- 清夜佛宮觀色相,卻歸前老更前身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宿越州天王寺
- 好個佛堂佛不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漁家傲·百丈峰頭開古鏡
- 稽首佛敕久住世,稽首救世不倦者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齋余佛飯香,茶沸甘露滿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
- 會得佛頭著地,不會佛腳梢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萬松亭
- 看成佛屋上云雨,不忍學宮茺蕨薇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癸亥立春日煮茗於石池寺見庚戌中盛二十舅中
- 材收佛宮余,工有子來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吳可權題余干縣白云亭
- 無事佛僧何處著,人群鳥獸不妨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李朝散游洞山二首
- 風丘佛籜,日域清塵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中和樂九章·歌東軍第三
- 公懷佛子性,逆天救民命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
- 毋忘佛子言,不食大夫福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周元翁十首之
- 應是佛邊猶怕鬧,信緣須作且閑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天寧佛閣早春開,鳥語風鈴次第催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三十
- 大師佛法無多子,居士身心本一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示如凈講主
- 叢祠佛殿總銷歇,但見木偶眠泥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
- 火照佛貍城下水,丞相孤軍難渡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蘧庵先生五日有魚酒之餉醉后填詞
- 山水佛事不暇說,去何速兮來何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惠懃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