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輸與中邊三四僧,枯藤挑云歸佛屋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瀟湘八景圖·煙寺晚鐘
- 舊游共說橫秋下,城隅勝概仿佛同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瀛洲行
- 吏看判筆如神異,民擬生祠與佛同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壽趙使君計院求仁先生
- 中齋孟氏仙官府,同號同庚成佛不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黃玉如求記
- 浮屠誕謾唐宗惑,大內(nèi)王宮迎佛骨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懷古題雪十首·韓愈關(guān)雪
- 亦不知學(xué)仙能久視,亦不知托佛能輪回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掃除下界風(fēng)霾跡,長使名山放佛光。 -- 出自·唐生智·天池塔
- 墮灶一言能破釜,魔界掃空成佛土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用俎字韻呈樗年
- 文章素號五經(jīng)笥,姓字行添千佛名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艾以諸公雌黃其詩意殊不平戲用前韻
- 平生杖履經(jīng)行處,杳在云煙仿佛間。 -- 出自宋·程九萬·銅江
- 荒村獨往無人識,古寺頻來有佛緣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題覺海寺廟二首
- 花閒越鳥鉤辀語,溪外秦人仿佛逢。 -- 出自宋·丁寶臣·招通判沈興宗游五泄
- 今年生日勝常年,一佛中間萬佛緣。 -- 出自宋·丁正持·壽先生
- 何來仙女散天花,剩得余香伴佛牙。 -- 出自宋·郭庭芝·佛牙寺看桂因贈許秀才
- 誰知此足本非履,胡不返身求佛心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相思寺迦葉佛腳跡詩
- 龜魚上帶藻荇運動國,鷗鷺下佛芙蓉飛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東陽山人僻居
- 小遲點筆醉還嗔,畫斷蕭梁古佛塵。 -- 出自宋·李長吉·見舊題壁
- 變化無方利有情,知是西天七佛祖。 -- 出自宋·李師圣·游臺感興古風(fēng)
- 絕無常住只隨緣,石榻焚香向佛前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題南康縣山寺
- 欲緣夢斷承妃步,色相空來坐佛身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白蓮
- 沉香亭北鶯亂啼,金殿又成諸佛剎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題汪水云詩卷
- 山茶兩本上連空,疊葉棲枝占佛宮。 -- 出自宋·蒲瀛·次韻袁升之游云寺鴻慶院山茶之什
- 塵泥未辦湖山腳,更要長齋古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答吳知府仲登見招三絕
- 年來幽事慰心期,已有溪云彷佛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興化存公作竹林新亭雪庵雪林二老同賦次韻
- 只將此法為全提,世世愿為諸佛母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爐中幸有無煙炭,莫學(xué)丹霞把佛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熙熙風(fēng)景不相饒,免見丹霞把佛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烏藤{左足右孛}跳還歸那,佛祖從教不展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照上人歸蜀
- 可憐多客滿堂僧,打睡送時亂佛承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頌十六首
- 杖林山下竹筋鞭,生長由來古佛先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既歸歸見復(fù)何為,解道德山無佛殿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然后為念普安慰真言,唵摩尼佛吼屈聿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魔塵不飛佛日光,門外人趨選佛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贈吳晦叔雪峰造金剛
- 優(yōu)樓不敢輕開口,合黨擎拳在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次陳秘書韻
- 六窗不著閒光景,七處休尋古佛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送人
- 是也是不著,非也非不及,此時佛祖從何立。 -- 出自·釋覺·偈二首
- 觸目盡是清凈地,清凈地上無佛住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余生一了一切了,不去燒香向佛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林泉何以報生成,一縷檀煙萬佛名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十三華藏重重現(xiàn),照徹微塵古佛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空華嚴(yán)號明海
- 普光明殿重重見,端的傳從七佛來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賢首燈侍者求無盡
-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,三世諸佛立地聽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麗天杲日絕纖埃,有路明明吞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釋守仁·偈二首
- 古人道,不看經(jīng),不念佛,看經(jīng)念佛是何物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(zhǔn)·偈十二首
- 好將馬祖舊游地,題作渝州選佛場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至今六合風(fēng)云里,浩浩來登選佛場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龐居士見馬大師圖贊
- 桂巖桂子久飄香,時節(jié)催開選佛場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昌大師住廣福說偈勉之
- 超倫每效高僧行,得力難忘古佛書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增長根力養(yǎng)圣胎,念念出生成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定慧相資歌
- 自從頓悟了無生,動寂無非共佛行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