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好說千偈恢禪綱,麾斥佛祖誰敢當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證上人住持道場
- 庵里僧應行腳去,龕中佛也為眉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墓五首
- 高峰七十二,固已得彷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南岳
- 但使宗風嗣龐蘊,誰能佛事覺裴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自號在家衲子
- 領取單傳心法去,會將佛祖一時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答景揚
- 樹底人家欲曉,隔籬仿佛雞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
- 開門遣蠻童,買花供銅佛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閑居雜興三首
- 春風隨花來,為我一披佛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閑居雜興三首
- 送君丁寧有深旨,好尋佛窟游銀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任你千圣現,我有天真佛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師子座中香已發,西方佛偈南僧說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聽南僧說偈詞
- 素壁秋屏,招得芳魂,仿佛玉容明滅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疏影 梅影
- 泌泉有冰公,心靜見真佛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將歸山招冰僧
- 吃他圈樻,被他拖逗,便佛也、須教恨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青玉案·多情賦得相思分
- 欲留苦滯淫,欲去復仿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詩謝寥計使
- 一昨雩禱飯不葷,神祠佛屋香炷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讀師文和郡侯喜雨詩次其韻
- 昔聞僧道開,清凈本求佛。 -- 出自宋·呂希純·靈香閣
- 東軒視蟠桃,仙路如彷佛。 -- 出自宋·呂希純·靈香閣
- 近日半聾并半啞,莫將佛法問龐公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游雍熙寺
- 野屋噴香,池波弄影,仿佛鸞窺鏡。 -- 出自宋·南山居士·永遇樂·滿眼寒姿
- 白沖樽俎敗垂成,敷演佛乘超鍛煉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仲冬望置酒學士賦詩次韻
- 絳拂珮蘭,香染妝梅,仿佛紫煙真侶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花心動·紅日當樓
- 背水人家認雞犬,隔林佛屋聽鐘鯨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將至澤溪
- 翠合峰巒萬葉稠,云擎佛屋出巖幽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秋日同劉方明游石師巖
- 三韓山川悉漢地,其中佛法亦復然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施磨衲與惠因長老
- 秉燭千步游,怪景才仿佛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人州礱巖
- 不獨詩人水鏡昏,定知佛祖龕燈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
- 從吾愛凈戒,父子歸命佛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關云長廟
- 既不學群兒,詫仙仍佞佛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答客難
- 因為客書之,聊以志仿佛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答客難
- 范瓊杜措李懷袞,仙荒佛怪驅喝雷電筆意窺渺茫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禮殿圣賢圖
- 煨芋擁爐談妙道,階梯佛祖直須超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宿天寧示{左忄右度}老
- 百鳥爭巢高樹枝,似聞佛法心歡喜。 -- 出自宋·何澹·報慈山門
- 到處江山非不佳,不歸佛屋即仙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新宮
- 家世風流翰墨林,政和佛祖務傳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曾郢州攜和詩見過次韻謝之
- 氣入江南,心知芍藥,彷佛前事猶存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暮花天/花發沁園春
- 一宵入人家,百寶認仿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因筆記賊入空室頌
- 揀得真金身,明處是泥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因筆記賊入空室頌
- 一時會上幾許人,若匪佛種應仙才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送趙幾道赴臺州錄事
- 自倚神通能渡水,卻言佛法本無多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斷橋
- 庶幾足目俱,不但窺彷佛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題李立父高遠樓
- 蟻蔭經幢求托化,龍纏佛座學慈悲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歸憩仁王寺
- 要將名教植根本,參以佛法芟莠稂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東師楊尚書
- 只有山川,曾窺翰墨,仿佛余風韻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淮甸春/念奴嬌
- 直下承當直下了,有何佛祖有何傳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代為大川重說偈言
- 坐覺閻浮塵世隔,便同佛度化成看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六用喜雪韻二首
- 嘉慶圖傳世所稀,夫何佛子遽西歸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張佛子
- 髑髏串胡神,纓絡纏古佛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石鐘寺
- 無限霞裾,欣傳帝母,與佛同生華旦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樂語
- 雨歇空山,月籠古柳,仿佛舊曾聽處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齊天樂 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