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第1個字的詩句
佛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佛法行中原,儒者恥論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佛燈漸暗饑鼠出,山雨忽來修竹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有雨院
- 佛時仔肩,示我顯德行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敬之
- 佛法贊醍醐,仙方夸沆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卯時酒
- [佛經(jīng)云:“此生死無休已,如風鼓海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,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,
- 佛容為弟子,天許作閑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臥
- 佛寺乘船入,人家枕水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百花亭
- 佛如優(yōu)曇時一出,老姥何為憎見佛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歌
- 佛龕香事已,僧缽供煮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
- 佛供齋僧冀萬分,幽明路絕竟難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李季章參政哭其夫人
- 佛屋紗燈明小像,經(jīng)奩魚蠹蝕真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范待制秋興
- 佛粥春盤俱不遠,離離斗柄欲東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日排悶
- 佛幾古燈寒焰短,齋廚新粟午炊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云門感舊
- 佛瓶是處見紅藥,僧榻有時聞子規(guī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山中
- 佛子無財可修供,尺紙寸毫俱妙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僧師源畫觀音贊
- 佛幻諸天以戲之,幢幢香果助設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僧道升二首
- 佛天與汝本無間,汝今何恭昔何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僧道升二首
- 佛屋尤其侈,耽耽擬侯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慧勤歸余杭
- 佛說吾不學,勞師忽款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酬凈照大師說
- 佛也須眉皺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滿園花/促拍滿路花
- 佛手筆端別有神,往來平安報良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墨竹
- 佛宮琢琳瑯,懸魚警群聰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石魚
- 佛燈銷永夜,僧磬徹寒更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白蓋峰寺寄僧
- 佛法入中國,爾來六百年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靈師
- 佛廬化作金拖樓,銀山雪堆風打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太平寺水
- 佛像看都好,林花靜自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之永和小憩資壽寺
- 佛桑解吐四時艷,鐵樹還如九節(jié)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壬寅歲朝發(fā)石塔寺
- 佛貍送死緣有人,援臂不侯得非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英仲司戶
- 佛貍馬死無遺骨,阿亮臺傾只野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瓜洲鎮(zhèn)
- 佛以偏師勝,天能一手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王龜齡挽詞
- 佛語迦陵說,僧行猛虎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度門寺
- 佛說空虛也可量,虛空比恨恨還長;銀花寶鈿金星尺,認得纖纖十指香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綺疏遺恨之尺
- 佛手真法身,晃耀紫金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衡嶽寺僧刺血法華經(jīng)贊
- 佛毫似欲留人住,橫野金橋晚未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請佛閣晚望,雪山數(shù)十峰如爛銀,晁耀暑光中
- 佛燈已暗還吐,旅枕才安卻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宿牧馬山勝果寺
- 佛寺連野水,池幽夏景清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野寺后池寄友
- 佛火不燒物,凈香空徘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溧陽唐興寺觀薔薇花,同諸公餞陳明府
- 佛剎出高樹,晨光閭井中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過扶風精舍舊居,簡朝宗、巨川兄弟
- 佛化知幾塵,患乃與我同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南華山
- 佛香時入院,僧飯屢過門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贈杜二拾遺
- 佛因初地識,人覺四天空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群公登濮陽圣佛寺閣
- 佛記一切賢圣眾,皆以無為有差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光影中大杜多,八萬細行滅塵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法本從空處起,炳然字義照太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說神通方便力,度脫眾生具功德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身常尋法界住,非其境界故不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以一花示迦葉,笑中有刀世不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山羅漢贊十六首
- 佛子身歸樂國遙,至人神會碧天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雜詩四首
- 佛子禪心若葦林,此門無古亦無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惠南禪師
- 佛館醉談懷舊歲,齋宮詩思鎖今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公秉子由十六夜憶清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