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在第7個字的詩句
何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尚自無錢結(jié)裹,何能轉(zhuǎn)施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
- 實虛總一體,曾何有衰盛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衰疾幾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爛漫矣忽往一觀成古
- 城市非無地,如何此結(jié)廬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詠·靜樂廬
- 起來搔首夜如何,瞥見蝦蟆影裹過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蝕韻
- 乾坤重湯滌,奈何前星墜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袁同史丈令賦所欲醉皓堂詩以為后日數(shù)椽張
- 洼逃危獻知奈何,小草還志元同科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月華道中
- 吾愧與敵槐,將何固封疆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螘運
- 一派落虛空,如何畫得同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大龍湫
- 試呼行者問如何,身為戶長催殘稅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郎兮郎兮奈若何,恨淚徹夜孤枕滴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妾薄命
- 細思人生能幾何,未卜彼此俱白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飲馬和城窟
- 炎赫無逃處,如何得雨來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避暑
- 不帶吟詩癖,緣何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池州和同官詠梅花
- 東南清敘知幾何,見謂生賢扶世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哭藝堂湯先生
- 飽啄天這分,吾何泣遠涂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飽啄
- 究竟定慧門,如何日三省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杜老人龍門寺題寶界東柱
- 桃李信春妍,奈何骨嫵媚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寄與權(quán)器之二友
- 此地民風古,如何弄梃聞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寺居
- 當年寶婺所寶何,今日我公廊廟器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壽禮部喬文昌
- 鄰鐘無奈五更何,望斷窗紗不能曉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望曉
- 劉伯龍如鬼笑何,居然幻境蟻南柯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憑欄
- 灌口少年,短命何益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宋江三十六贊
- 能持義勇,自命何全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宋江三十六贊
- 人於物最靈,奈何不如禽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慈鳥
- 此時一披襟,將何慰幽素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酒醒聞雨
- 愧乏古人操,將何視來今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春日陪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巖洞諸
- 須吏縱轡入無何,自然汝我融真樂。 -- 出自·寺公大師·醉義歌
- 釋子紛紛奈汝何,傳聞右繞益乖訛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寄姑蘇智肱錢塘文捷二上人
- 大廈之下,風雨何苦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江豚詩
- 晚郭歸舟急若何,市塵猶恐累漁蓑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七月十五日城中晚歸
- 今既無靈,不察何俟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土偶禍
- 病與憂相并,如何老不成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病中夜懷
- 春思已無那,如何又早秋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古別離
- 縣官縣官奈爾何,乞休不得淚滂沱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新城謠
- 魚背崎嶇無奈何,小心緩步度高坡。 -- 出自清·余鴻·小心坡
- 秋氣遷人,我棲何所? -- 出自清·李鄴嗣·善哉行
- 其覺不恒一,去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合離性非定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能所非遍涉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四維虧一半,支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支離匪涉入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味亡了無有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涯量不冥會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想念不可說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自體先無定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初心不能入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初心漢有入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住成心所住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名句非無漏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
- 元非遍一切,云何獲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卞·楞嚴經(jīng)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