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何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除卻梅花不可無,梅花之外更何須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和趙宮管看梅三首
- 自采黃花供陶謝,邇來嘉興屬何人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閑居復(fù)遇重九悠然興懷頗謂此節(jié)特宜于貧蓋富
- 映雪工夫久已無,引錐自刺一何愚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頃在金陵郡齋與黃觀復(fù)夜坐漏箭下一二十刻率
- 倚石為城竟是癡,春風(fēng)秋雨柰何其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清涼寺
- 重入都門又許時,舊巢新燕欲何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謝月林寄詩次韻
- 無分貂金佩玉,不夢歌鐘食鼎,何處有車旌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(diào)歌頭·草漲一湖綠
- 只這眼前快樂,難免無常兩字,何似出塵囚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(diào)歌頭·堪笑廛中客
- 蒲柳凄涼今如許,問功名、志在何時足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萬頃湖光綠
- 雪邊試問是耶非,笑今夕、不知何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鵲橋仙·今朝廿九
- 湖海甚豪今倦矣,丘山雖壽竟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四壁空空長物無,松風(fēng)之外復(fù)何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感懷
- 酒不能多詩又塵,欄干月午奪何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夜
- 卻后幾年俱作畫,未知雪句定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道中即事
- 本是秋風(fēng)釣竿手,故吾猶在復(fù)何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總干
- 旋踵之間政事堂,掛冠神武一何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內(nèi)翰程端明挽詩
- 鸂鶒灘深猶昨日,鸕鶿杓醉復(fù)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陳尉
- 一片花飛不等閒,對花空手亦何顏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行甫小集平山
- 練石補天君特妙,追云逐月我何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世事乘除類如此,人生俯仰知何似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道中
- 宜州戍樓山月苦,茫茫參到無何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黃宰致江西詩雙井茶
- 詩人胸次倒磊塊,試澆之酒將何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陪劉提察少集四圣觀
- 舴艋舟輕暖欲酣,鸕鶿杓重老何堪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上巳溪泛
- 一蓑煙雨駕觳觫,老手猶在吾何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園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題壁上
- 如聞雙屨得有辭,向來棄我君何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園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題壁上
- 欲呼古人呼不醒,待呼得醒將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下大醉星侄作墨索書迅筆題為醉矣行
- 白鷺不知如許事,赤烏又復(fù)幾何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白鷺亭
- 將軍此腹忍饑慣,時事乃爾當(dāng)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報旱
- 陳嬰杵臼義所激,郭解朱家俠何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義雞行
- 蚊蛭侯王空培塿,大千世界無何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王侍郎韻寄題醫(yī)僧道森藥山閣
- 莫怪叔孫并祿父,不知周孔是何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有嘆
- 風(fēng)雨重陽又一秋,白衣人至復(fù)何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杜監(jiān)簿
- 茅舍生苔費夢思,竹爐烹雪復(fù)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君用寄茶
- 虎頭肉食飛者誰,兔窟趺居狡何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十二神體
- 諸賢自作世俗眼,此老日飲亡何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日立春
- 紙上古人俱已矣,山中今我定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漫興
- 秋山黯慘過縣尹,取急欲謁誰何醫(yī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陶粹母夫人挽詩
- 人間僅僅幾寒暑,亦已奔月歸何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陶粹母夫人挽詩
- 道侶書來相責(zé)誚,朝朝欲報作何顏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偶題
- 今日偶聞塵外事,朝簪未擲復(fù)何顏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王尊師
- 且看牡丹吟麗句,不知此外復(fù)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紳助教不赴看花
- 漢有馮唐唐有我,老為郎吏更何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偶然書懷
- 不得之仁消息久,秋來體色復(fù)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崔之仁山人
- 尋思上床鞋履,到來朝、事節(jié)如何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王知玄
- 應(yīng)候土牛先擊碎,芒兒閑散獨何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 春日*縣道友索
- 遇遇風(fēng)仙傳口訣,疑疑滌盡更何搜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遇仙亭 繼重陽韻
- 蓋因手作忒僂羅,惹僂羅,沒奈何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搗練子 贈李舍人
- 輪回最苦省悟,照前賢作用,如何脫離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漢宮春·甲子天元
- 幸有山河在眼,風(fēng)景留人,楚囚何泣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奪錦標(biāo) 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書(案丁鈔本天
- 問南樓月,癡老子,興不淺,意如何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
- 長見秉彝公懿好,訛傳是處也何妨? -- 出自清·乾隆·姜女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