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在第6個字的詩句
似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客路歸時西似煙,歸來還近菊花天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奉酬翁松廬見寄
- 二百里溪平似掌,一帆風色到懷安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舟過水口作
- 千頃綠疇平似掌,蒙蒙春雨動春犁。 -- 出自清·王良谷·環山勝景
- 風聲落天半,似與幽人言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山房
- 一種暗香全似舊,小罌和雪送春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謝送蠟梅三首
- 聞道南坡開似雪,略分疏影到茶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覓梅
- 一夜紙窗明似月,多年布被冷于冰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雪作
- 細故乖遐猶似此,功名不必問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鄭深道餞曾宏甫臺州之行見招風雨不能度溪橋
- 玄發侵愁忽似翁,暖塵寒袖共東風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下第后歸永樂里自題二首
- 桃杏花陰流似水,圖書滋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書事感懷
- 野水冰生薄似綿,短亭梅發大于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王存之
- 望外物容澄似水,坐中秋力凜如刀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秋月
- 雖然謂失旦,似得保身要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提刑度支王店雞詩
- 入鼎靈丹黃似橘,隔墻凡境臭如帤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楊山人草堂
- 與吾閑正相似,問爾樂復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朱槿
- 偶因移曉雨,似欲占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櫻
- 嶺上生來月似磨,巖前斷去云如削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晚坐山亭口占
- 當年隴山道,似此見危層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易元吉抱櫟狨
- 讀罷新詩暖似春,手搖食指舌生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子中兄韻三首
- 初終全五福,似續付諸郎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魯季飲敷文挽詞二首
- 有漿不待乞,似驗歲在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十月十七日大椿堂小集胡從周季懷以予目疾皆
- 好水佳山長似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謁金門·開笑口
- 幕下精神清似水,門前責望重於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益昌次費伯矩贈行韻五首
- 松間寒月晚,似角兩翁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
- 徑白云明白似雪,滿山紅葉艷於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
- 腹飽飛蟲肥似瓠,喙工毒螫利於錐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蜘蛛
- 五行土勝水,似識丁壬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人立晚風涼似水,荷浮香氣勝於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和老人盆池
- 謾道廣平心似鐵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蝶戀花·一朵江梅春帶雪
- 更有詩人窮似我,夜深來共紙衾眠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同周晉仙夜宿
- 自嘆此心清似水,為他閒事惱天真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小樓
- 侯門一入深似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。 -- 出自唐·崔郊·贈婢
- 巖溜噴空晴似雨,林蘿礙日夏多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報恩寺上方
- 水木深不極,似將星漢連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稱心寺中島
- 吾家釣臺畔,似此兩三莖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方著作畫竹
- 長片掛巖輕似練,遠聲離洞咽于雷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石門瀑布
- 夜入明河星似少,曙搖澄碧扇風翻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淺井
- 指剝春蔥腕似雪,畫橈輕撥蒲根月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采蓮
- 誰道高情偏似鶴,自云長嘯不如蟬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贈李校書
- 高堂老母頭似霜,心作數支淚常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行路難·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
- 賴有年光飛似箭,是何心地亦稱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囊里靈龜小似錢,道伊年與我同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再逢虛中道士三首
- 衲衣線粗心似月,自把短鋤鋤榾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深山逢老僧二首
- 冷冽蒼黃風似劈,雪骨冰筋滿瑤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高員外
- 岸如洞庭山似剡,船漾清溪涼勝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泊秋江
- 黃昏雨雹空似黳,別我不知何處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義士行
- 玉節金珂響似雷,水晶宮殿步裴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蜀王入大慈寺聽講(天復三年作)
- 風惡波狂身似閑,滿頭霜雪背青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漁者
- 須憶汝欲得,似我今承望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舊苑新晴草似苔,人還香在踏青回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二月二日游洛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