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似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行人不是愛春物,一見芳叢似有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嘉佑辛丑蒙召還京二月八日道過陸氏之門因觀
- 堂上壽觴淋浪滿,欄邊佳菊似疑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九日許當世以詩見率登高
- 莫問家儲無擔石,休嫌人事似團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靜對
- 面皮如鐵鬢如絲,依舊粗豪似向時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清明日招社友
- 十載逍遙物外居,白云流水似相于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定風波·志在煙霞慕隱淪
- 紅藕花香到檻頻,可堪閑憶似花人,舊歡如夢絕音塵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浣溪沙
- 避世垂綸不記年,官高爭得似君閑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漁父歌三首
- 十丈黃塵千尺雪,可知俱不似江南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阻雪
- 若于巖洞求倫類,今古疏愚似我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偶作
- 用心精至自無疑,千萬人中似汝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吳彥融赴舉
- 遍尋巖洞求仙者,即恐無人似爾曹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何道者
- 垂楊裊裊草芊芊,氣象清深似洞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中巖王處士
- 舟停漁浦猶為客,縣入樵溪似到家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人宰永泰
- 倚云孤檜知無朽,掛壁高泉似有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觀項信水墨
- 去去何時卻見君,悠悠煙水似天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徐溫話別
- 蘚榭莎亭蘿筱陰,依稀氣象似山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吳道隱林亭
- 谷鳥散啼如有恨,庭花含笑似無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經(jīng)曠禪師舊院
- 縱目四山宜永日,開襟五月似高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
- 含歌媚盼如桃葉,妙舞輕盈似柳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美人四首
- 避石攀蘿去不迷,行時舉步似丹梯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和于中丞登扶風亭
- 禮法未聞離漢制,土宜多說似吳風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
- 壓酒曬書猶檢點,修琴取藥似交關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山陰崔明府
- 幸見仙才領郡初,郡城孤峭似仙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(一作上)處州段郎中
- 一枝竹葉如溪北,半樹梅花似嶺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與鄉(xiāng)人鑒休上人別
- 不敢要君徵亦起,致君全得似唐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過姚監(jiān)故居(一作經(jīng)陸補闕故居)
- 詩里從前欺白雪,道情終遣似嬰孩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慵甚嵇康竟不回,何妨方寸似寒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尋常有語爭堪信,愛說蟠桃似甕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再逢虛中道士三首
- 為郡無如王使君,一家清冷似云根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萬姓多論政與德,請樹豐碑似山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
- 唯羨靈溪賢太守,一麾清坐似深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信州張使君
- 頹垣古柏疑山觀,高柳鳴鴉似水村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再止廟居
- 一笑共嗟成往事,半酣相顧似衰翁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江南送別
- 如含瓦礫竟何功,癡黠相兼似得中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味道
- 格卑嘗恨足牽仍,欲學忘情似不能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格卑
- 誰會憑闌潛忍淚,不勝天際似江干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并州
- 溪漲浪花如積石,雨晴云葉似連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即目(一作日)二首
- 已約病身拋印綬,不嫌門巷似漁樵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隱者
- 避客野鷗如有感,損花微雪似無情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重游(一作過)曲江
- 誰見予心獨飄泊,依山寄水似浮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述祖德贈湖上諸沈
- 書上無名心忘卻,人間聚散似浮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胡處士
- 翛然此外更何事,笑向閑云似我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戲題松樹
- 吾知世代相看盡,誰悟浮生似影公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經(jīng)永安法空寺寄悟禪師(其寺賊所焚)
- 時議名齊謝太傅,更看攜妓似東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預聽禾稼如云語,應有空濛似霧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崔使君蕭山禱雨甘澤遽降
- 翠融紅綻渾無力,斜倚欄干似詫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薔薇花
- 無端又渡桑干水,卻望并州似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劉皂·旅次朔方
- 離人到此倍堪傷,陂水蘆花似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仆射陂晚望
- 北來南去幾時休,人在光陰似箭流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嘆別
- 挑錦字,記情事,惟愿兩心相似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更漏子·星漸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