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在第2個字的詩句
代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昭代賓賢禮意誠,鎬京設席藹儒纓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恭和聞喜宴賜毛自知以下御制
- 一代風流蓋棺了,空余翁仲慘青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韓主簿挽詩
- 何代無戰爭,冤哉今爾酷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今代誰班范,牽連漢傳循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挽前眉州君廖子長二首
- 圣代論思秩,中朝博議官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十二日諏吉受通議大夫告再書述懷二首
- 厭代金鑒殿,收魂玉帝垣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寧宗皇帝章六首
- 當代壑翁文章伯,定不教、彈鋏輕辭去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前代英雄亦何許,棹歌日日過滄灣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題峴山
- 百代興亡瞬息,徒留紙上陳言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西江月·幾載雞窗求道
- 圣代吟家眾,無君眾體詩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訪別
- 今代清流,北斗以南,文昌一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今代清流
- 圣代斷無車蓋禁,詩筒毋惜到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鄭巽坡詠菊并見寄韻二首
- 一代儒臣表,三州吏治良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吳鶴林尚書三首
- 絕代詞華三峽倒,當時諫草九天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再答
- 三代所共襯,百世不可易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君道
- 漢代歌芝房,其事不足云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是歲之夏紫芝復生成叢大者徑七八寸
- 三代以還惟有漢,六經之外更無書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圯上行
- 一代詞科伯,飛上到蓬瀛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水調歌頭·沆瀣金莖露
- 三代以來宗夏在,溥天之下再堯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奉使翰林頒降歷日回
- 今代英雄良不少,未知誰可繪麒麟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畫師二首
- 昭代崇儒逢圣主,小臣待詔愧王褒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恭和御制詩
- 今代貴人甘軟媚,可能骯臟倚門墻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贈鐵面王說易
- 昭代昌文化,無人嘆陸沈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送季庸奉祠歸里
- 一代英雄不數人,百年聚散重傷神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到山陽郡學四詩
- 近代從容人死義,后先二尹合俱傳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鼓澤新縣靖節祠
- 六代俄然又一唐,青山坐閱幾興亡。 -- 出自宋·梁棟·金陵廢宮
- 萬代一粒傳,何嘗失其真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雜詩三首
- 世代雖殊道不殊,衣冠氣貌列仙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群仙圖
- 奕代文聲傳學館,大書義字式門閭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頃溧水歸登官塘湯漢章義門
- 俊代尚邇遙,擲珓卜善還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贈接泥渡下李巡檢
- 年代較后先,人品類賢否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三山先賢祠落成八首
- 昭代表音自此始,九州四海須同文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近代姱節人,一一皆可考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寄張廉
- 三代事寂寞,念之中心悁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近代翁李游,至理窮高深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陰字亭
- 昭代儒老成,碩望孚眾觀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古風壽九十
- 一代文章山斗。 -- 出自宋·趙僉判·水龍吟·老人星照螺川
- 蓋代功名知自許。 -- 出自宋·林伯鎮·鳳棲梧/蝶戀花
- 先代椒盤勸金斗。 -- 出自宋·臧馀慶·感皇恩·消息近春來
- 李代代不移宗,中鼎顯真容,基千萬歲。 -- 出自·***·附:上元初嵩山石記
- 漢代衣冠盛,堯年雨露多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馮諫議赴河北宣慰
- 當代知文字,先皇記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感興
- 今代謝叔源,人物居第一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謝安國求硯
- 昭代多諸老,惟公有典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李少保挽詩
- 今代陳仲弓,人門兩雞及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陳華文出守當涂同僚餞別分韻得立字
- 今代王文度,聲名滿日邊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王巽澤侍郎
- 三代日方中,為民破重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
- 今代朱伯厚,勇去投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朱大卿歸龍舒
- 今代韋表微,懶著進取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韋同年聚遠閣
- 今代馮野王,聲滿東海濱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十梅韻簽馮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