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今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秦負儒耶君誤矣,二書今與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致堂新州坐石
- 過門盡是陳驚坐,得句今誰趙倚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以越箋與三四弟有詩次韻
- 嗚呼人有不如物,嗚呼今固不如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義雞行
- 殘風剩月幸風分,卷軸今當汗駒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次韻因索紙筆
- 逐客無書入帝城,靈光今闕幾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范參政
- 夜讀貧如昨,春犁懶到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漫題
- 昔我林皋麋鹿姿,云胡今我復來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呂宗卿
- 紙上古人俱已矣,山中今我定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漫興
- 賢哲論獨誕,吾宗次定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王山人
- 樓有章亭號,濤來自古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杭州觀潮
- 自從王在鎬,天寶至如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過天津橋晴望
- 荊州勝事眾皆聞,幕下今朝又得君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陳倜赴江陵從事
- 從小即行腳,出家來至今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僧
- 上國一歸去,滄江閑至今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寄富春孫路處士
- 江西昔日推韓注,袁水今朝數趙祥。 -- 出自唐·伍唐·上蘇使君
- 須當酒色氣財捐,到如今,有甚盡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折丹桂 繼重陽韻
- 遠本夫、縫合陰門,自古今無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興平郭姑來投全真堂下修行
- 得之句,元者應謂水府,今止詠甲子及秋水篇事,恐未盡也,因請再賦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予既賦前篇,一日舉似京口郭義山
- 新亭何苦流涕,興廢古今同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初至金陵,諸公會飲,因用北州集
- 夫人大名府人,能道古今,雅好客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垂楊 壬子冬,薄游順天,張侯毛氏之兄正卿
- 作鎮曾聞古,鐘樣亦匪今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駐蹕吉林境望叩長白山
- 勞動人民干凈土,桃花今日識風流。 -- 出自·老舍·春游小詩 參觀閔行新城
- 燈塔長明不凍港,層樓今為海員開。 -- 出自·老舍·游秦皇島
- 云峰昨開通天路,水庫今開遍地花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廣州部隊戰士話劇團
- 元子溪曰瀼,詩傳到于今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瀼溪書堂
- 石麟已換延陵冢,銀漢今無博望槎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留槎閣寓感
- 潮水有盈縮,人心無古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弄潮怨
- 不辭明日無花看,且喜今宵有雨聽。 -- 出自·顧隨·鷓鴣天·點滴敲窗漸作聲
- 回首昔曾勤課讀,負心今尚未成名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靜向古人書易入,寒偏今日酒堪持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臘八日夜直
- 金堤舊潰高家堰,復道今年盛昔年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漢陰抱甕蒼顏叟,孤負今朝乞巧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七夕
- 為惜舊時慈母線,寧甘今夜隔簾霜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冤可解,不可結,必竟如今甚時節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對此不須惆悵去,野人今已悟吹簫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傚樊川體
- 新綠又成陰,歸期直到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故人之天臺
- 瞿曇真實相,歷歷在而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我昔沒興見之,直到而今尀尀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六年雪嶺幾番雪,不是今番徹骨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十分明又白,一樣古猶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造塔當年事,喧傳直至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禮疎山塔
- 誰知造化功夫力,罕見今生度宿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柳岸煙沈和水淥,獨爾今朝看不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聰明懷往古,曩劫順從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從容閑歲月,學古便知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世途含萬象,稽古便知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不群終是異,僻學古同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大乘通語默,稽古便知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靈元物象向天涯,古往今來圣事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通大道,物象古從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