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9個字的詩句
人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日落風(fēng)生廟門外,幾人連蹋竹歌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陽山廟觀賽神
- 為問中華學(xué)道者,幾人雄猛得寧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日本僧智藏
- 明日漢庭征舊德,老人爭出若耶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浙東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長句
- 隱幾支頤對落暉,故人書信到柴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濱病臥,戶部李侍郎見惠藥物,謔以文星之
- 午橋群吏散,亥字老人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
- 武皇曾駐蹕,親問主人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經(jīng)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舊院作
- 其奈明年好春日,無人喚看牡丹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渾大夫赴豐州
- 洛城洛城何日歸,故人故人今轉(zhuǎn)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醉答樂天
- 洛橋碧云晚,西望佳人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
- 秉燭朝天遂不回,路人彈指望高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代靖安佳人怨二首
- 從此多逢大居士,何人不愿解珠瓔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元暠東游
- 郢人斤斫無痕跡,仙人衣裳棄刀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翰林白二十二學(xué)士見寄詩一百篇,因以答貺
- 寂寞魚山青草里,何人更立智瓊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夔州竇員外使君見示悼妓詩,顧余嘗識之,因
- 荒冢一堆草沒了,世人都曉神仙好,只有金銀忘不了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好了歌
- 尺幅鮫綃勞解贈,叫人焉得不傷悲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題帕三絕句
- 風(fēng)簫簫兮秋氣深,美人千里兮獨沉吟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琴曲四章
- 一場歡喜忽悲辛,嘆人世終難定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聰明累
- 蟾光如有意,先上玉人樓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中秋對月有懷
- 洞房昨夜春風(fēng)起,故人尚隔湘江水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春夢
- 涼州七里十萬家,胡人半解彈琵琶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
- 昆侖山南月欲斜,胡人向月吹胡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胡笳歌,送顏真卿使赴河隴
- 曾到交河城,風(fēng)土斷人腸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,便呈高開府
- 隴水不可聽,嗚咽令人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初過隴山途中,呈宇文判官
- 知爾園林壓渭濱,夫人堂上泣羅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獨孤漸道別長句,兼呈嚴八侍御
- 昨從關(guān)東來,思與故人論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潼關(guān)鎮(zhèn)國軍句覆使院早春,寄王同州
- 手把銅虎符,身總丈人師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
- 萬事翻覆如浮云,昔人空在今人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梁園歌,送河南王說判官
- 津頭習(xí)氏宅,江上夫人城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餞王岑判官赴襄陽道
- 能含古人曲,遞與今人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
- 遼東將軍長安宅,美人蘆管會佳客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裴將軍宅蘆管歌
- 河邊酒家堪寄宿,主人小女能縫衣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
- 九月霜天水正寒,故人西去度征鞍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敷水歌,送竇漸入京
- 君家盛德豈徒然,時人注意在吾賢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魏四落第還鄉(xiāng)
- 多君有令子,猶注世人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
- 青松吊客淚,丹旐路人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
- 一官詎足道,欲去令人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嘉州凌云寺作
- 三月灞陵春已老,故人相逢耐醉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喜韓樽相過
- 一持楞伽入中峰,世人難見但聞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太白胡僧歌
- 銘旌門客送,騎吹路人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成王挽歌
- 弟兄負世譽,詞賦超人群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播擢第歸河?xùn)|
- 晚來南村黑,雨色和人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東谿王屋李隱者
- 可憐高處送,遠見故人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夏初醴泉南樓送太康顏少府
- 因從老僧飯,更上夫人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涼州尹臺寺
- 釣竿不復(fù)把,野碓無人舂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因假歸白閣西草堂
- 中峰煉金客,昨日游人間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尋少室張山人,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
- 手把銅章望海云,夫人江上泣羅裙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李明府赴睦州,便拜覲太夫人
- 知君羈思少,所適主人賢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顏少府投鄭陳州
- 東去長安萬里馀,故人何惜一行書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玉關(guān)寄長安李主簿
- 蓮花峰頭飯黃精,仙人掌上演丹經(jīng)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贈西岳山人李岡
- 登壇漢主用,講德蜀人思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嚴黃門拜御史大夫再鎮(zhèn)蜀川兼覲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