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2個字的詩句
人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上人學苦空,百念已灰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參寥師
- 故人歸天祿,古漆窺蠹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寄墨四首
- 窮人命分惡,所向招災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罷徐州,往南京,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
- 世人無往復,鄉老有將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去來集字十首
- 道人勸飲雞蘇水,童子能煎鶯粟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宜興,留題竹西寺三首
- 何人筑東臺,一郡坐可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高人無心無不可,得坎且止乘流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
- 故人應在千山外,不寄梅花遠信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(〔原無引,據它本補。〕)
- 美人睡起薄梳洗,燕舞鶯啼空斷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續麗人行
- 舟人水鳥兩同夢,大魚驚竄如奔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舟中夜起
- 何人得俊窺魚矼,舉叉絕叫尺鯉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西
- 故人如念我,為說瘦欒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︰人稀野店休安
- 蜀人文賦楚人辭,堯在崇山舜九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建封寺,曉登盡善亭,望韶石三首
- 知人得數士,重義忘千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滕縣時同年西園
- 故人真吏隱,小檻帶巖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
- 畏人默坐成癡鈍,問舊驚呼半死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
- 幽人自恨探春遲,不見檀心未吐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紅梅三首
- 弋人悵何慕,一舉渺江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
- 何人守蓬萊,夜半失左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水山佛跡巖(羅浮之東麓也,在惠州東北二
- 世人喜神怪,論說驚幼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老人那解讀,偶見不能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伊人畏照影,獨往就陰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顏闔
- 幽人白骨觀,大士甘露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
- 若人今已無,此竹寧復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穆父新涼
- 真人有妙觀,俗子多妄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雜詩十一首
- 故人適千里,臨別尚遲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別歲
- 古人感一飯,尚能殺其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秦穆公墓
- 今人不復見此等,乃以所見疑古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秦穆公墓
- 古人不可望,今人益可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秦穆公墓
- 舟人共勸禱靈塔,香火未收旗腳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僧伽塔
- 至人無心何厚薄,我自懷私欣所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泗州僧伽塔
- 萬人鼓噪懾吳儂,猶似浮江老阿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
- 故人猶作舊眼看,謂我好尚如當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蔣夔寄茶
- (故人史生為余言:嘗見海賈云中秋有月,則是歲珠多而圓,賈人常以此候之,雖相去萬里,他日會合相問,陰晴無不同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幽人忽富貴,繐帳芬椒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燒松明火
- 道人偶愛山水故,縱步不知湖嶺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曇秀
- 古人誰架構,下有不測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出峽
- 唐人未知好,論著始于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貴人自矜惜,捧玩且緘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高人固多暇,探究亦頗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幽人無一事,午飯飽蔬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昔人固多癖,我癖良可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古人辨淄澠,皎若鶴與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愛玉女洞中水,既致兩瓶,恐後復取而為使者
- 市人與鴉鵲,浩浩同一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興寺閣
- 古人雖暴恣,作事今世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興寺閣
- 至人悟一言,道集由中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讀道藏
- 殺人無驗中不快,此恨終身恐難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
- 世人只解錦纏頭,與汝作詩傳不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古纏頭曲
- 小人真闇事,閑退豈公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范景仁游洛中
- 故人知我意,千里寄竹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