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14個字的詩句
人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不放喬松為獨行,猶容修行作同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三首
- 賢者大凡先鋤{左金右吾},貴人強半晚遭逢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高德成訪予義寧留久之告歸賦兩長韻
- 寄語籜龍無傲主,主家今有似龍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陳宗元拂云軒
- 柒左風流跡已陳,故家余韻更何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王撫干
- 只隔一重窗紙影,蚤分俗客與幽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伯紀列岫三首
- 國初名下數三陳,今代吾宗又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吾宗茂夫
- 晉郡猶余晉時事,幽人疑是避秦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二月三日至薌山寺劉薰卿在焉
- 事非虞國而來事,人是羲皇以上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
- 表里灑然相肖似,亭亭物外佳主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閣皂陳元禮蒼玉軒
- 瘴雨蠻煙鏖十載,誰料儋州海上人猶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免解進士應致遠過晉康見謂以上文字而忤權要
- 從今更覺功名重,正是人間五福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林中書
- 既望之余氣氤氳,月初生魄鐘異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錢樞密
- 溪邊照水周逸民,檐下橫窗晉詩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曾德禮墨梅竹篆隸皆精歲在己未示似墨梅酬價
- 清高惟雪可相配,次有冰臺兩玉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路見梅懷泉臺留主管王提干
- 余無可獻逐貧賦,寄與知音舊主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值東廣便馳寄管漕
- 高山踞視廢興事,喬木坐邀來往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至沙溪拜六一先生墓
- 黎侯無補邑之民,業已言歸豈誑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罷縣解歸途中聞子規三首
- 料得西山仙隱輩,且憐且笑倚欄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登滕王閣
- 之君命屯有孤辰,之子德孤無同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項圣尹竹齋
- 平生交態如兄弟,此日悲歌聞路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感事
- 使君得此元無用,賣與江門打睡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張汝弼
- 當道豈非鉤距手,青山不問打眠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與謝胖
- 廬岡此景誰分付,也到江門不屬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元旦試筆(二首)
- 數聲愿借遼陽鶴,喚醒人間未死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悼周鎬
- 開懷一夜梅村酒,時復停杯問故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月夜與何子有飲梅村社(二首)
- 數家古市低攢樹,十里平蕪遠見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送劉休淵歸中都
- 寶地也聞歸別主,青山終是屬游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游天池寺
- 視膳寢門尊要道,高辟崇賢引正人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釋奠文宣王樂章·承和
- 戶外碧潭春洗馬,樓前紅燭夜迎人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水調歌第三
- 鴛鴦殿里笙歌起,翡翠樓前出舞人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排遍第二
- 多緣刺史無堅約,豈視蕭郎作路人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感舊
- 汝輩何知吾自悔,枉拋心力作詩人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癸巳除夕偶成
- 終是圣明天子事,景陽宮井又何人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馬嵬坡
- 曾因酒醉鞭名馬,生怕情多累美人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釣臺題壁
- 十年不見山人面,寄得梅花來故人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謝十萬山人寄贈梅花圖
- 未信花飛能減春,花飛只惱有情人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落花
- 報國獨勞千一慮,鈞天同聽十三人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玉津園餞魏王
- 襏襫但多于耜者,犀渠不見弄兵人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宿陸便鋪用曹侍郎詠題柱韻
- 上酒忽聞吹此曲,坐中惆悵更何人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坐中聞思帝鄉有感
- 不辭便學山公醉,花下無人作主人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三月晦日會李員外,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,
- 花開花落年年春,前后看花應幾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百花洲(在姑蘇臺下)
- 屠沽往往有奇士,慎勿相輕閭里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結客少年場行
- 閤門導謁稱小臣,麻衣不脫拜圣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一杯相屬成知己,何必平生是故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逢張架閣
- 底事愁看畫中景,昨朝曾送渡江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秋江晚渡圖
- 不向燈前聽吳語,何由知是故鄉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逆旅逢鄉人
- 不見花開莫惆悵,花飛還得免愁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不見花
- 莫入江南舊庭院,杏花風雨總無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見燕至
- 百年豈料逢今日,四海何由見此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得亡友同記室在系所詩次韻
- 江水江花只自春,不知容易解愁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早春寄王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