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第14個字的詩句
人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北山吹雨送殘春,南澗朝來綠映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暮春
- 月入千江體不分,道人非復世間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記夢
- 自古功名亦苦辛,行藏終欲付何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史
- 嘉句感君邀我厚,自嗟才不異常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鄧子儀二首
- 芙蓉堂下疏秋水,且與龜魚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
- 只將鳧雁同為侶,不與龜魚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
- 還家一笑即芳辰,好與名山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黃吉父將赴南康官歸金溪三首
- 春去自應無覓處,可憐多少惜花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惜春
- 發丹久嗟淹國士,起家初命慰鄉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
- 當我垂髫初識字,看君揮翰獨驚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貴州虞部使君訪及道舊竊有感惻因成小詩
- 門外鳴騶送響頻,披衣強起赴雞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退朝
- 秋風忽起吹泥塵,雙目空回不見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相送行效張籍
- 風月一歌勞者事,能明吾意可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度麾嶺寄莘老
- 只恐明時收士急,不容家有兩閑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正叔懷其兄草堂
- 野草自花還自落,落時還有惜花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二首
- 只應埋沒千秋后,更足詩人發冢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愍儒坑
- 毀車為屋僅容身,三歲相要薄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呈陳和叔
- 此山漠漠云垂地,南埭悠悠水映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之
- 只應埋沒千秋後,更足詩書發冢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愍儒坑
- 知君不為山川險,便忘吾家叱馭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復之屯田赴成都
- 欲寄微言書不盡,試尋僧閣望西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欲往凈因寄涇州韓持國
- 但知此物非他物,莫問今人猶昔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傳神自贊
- 邂逅得君還恨晚,能明吾意久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吳季野再見寄
- 壯士悲歌出寒頻,中原蕭瑟半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漢武
- 三年衣上禁城塵,撫事怊然愧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京城
- 百年薪盡隨緣去,莫學緇郎更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殊勝淵師八十余因見訪問之近來如何答曰隨緣
- 賜也能言未識真,誤將心許漢陰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賜也
- 古來學問須行己,此去風流定慰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直講吳殿丞宰鞏縣
- 重岡古道春風里,草色花光似故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金陵驛
- 口銜天憲手持鈞,已是龍墀第一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山寺扉
- 甄陶往往成今手,尚托聲名動世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相州古瓦硯
- 還家一笑即芳晨,好與名山作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錦繡谷
- 談論坐來能慰我,篇章傳出亦驚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
- 顏色凌寒終慘澹,不應搖落始愁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梅
- 能將孝友傳家世,鄉邑如君更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書陳祈兄弟屋壁
- 都城花木久知春,北路余寒尚中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宋城道中
- 魯國存亡宜有命,區區翻覆亦何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子貢
- 隱幾自憐居喪我,倨堂誰覺似非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蓼蟲
- 當年豈意兩家子,今日更為同社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別韓虞部
- 詩歌甘棠美召伯,愛惜蔽芾由思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吳長文新得顏公壞碑
- 俯仰謬恩方自歉,慚君將比洛陽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吳季野見寄
- 相逢豈少佳公子,一醉何妨薄主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吳仲庶小園之句
- 五馬渡江開國處,一牛吼地作庵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張奉議
- 碧巖後主今為客,何況開山說法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碧巖道光法師
- 墦間夜半分珠玉,猶是當時乞祭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破冢二首
- 墦間或有樵蘇客,未必他年醉飽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破冢二首
- 當時豈意兩家子,此地更為同社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始與韓玉汝相近居遂相與游今居復相近而兩家
- 須信朝家重儒術,一時同榜用三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中書壁
- 應須一曲千回首,西去論心更幾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無錫寄孫正之
- 諸君可笑貪君賜,便許當時作圣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嘲叔孫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