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在第5個字的詩句
亭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木末置危亭,眾山窮表里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盡山亭
- 謾說青青亭畔竹,春風(fēng)幾個有兒孫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贈相士
- 路轉(zhuǎn)醉翁亭,釀泉漱寒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舊井蔭一亭,經(jīng)夏汲取頻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癸卯立秋后一日鑿井竹間
- 旋陟陂上亭,傾摧幾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
- 憑虛結(jié)草亭,占得古來清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池亭韻
- 卻笑到天亭上客,日將茗粥攪枯腸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安樂窩三首
- 傍水誰家亭子好,萬竿竹影浸琉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春嬉
- 亭畔住,定應(yīng)千古有知音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題昭州田廷亮?xí)搴?/a>
- 惆悵韓張亭畔路,雪鞭風(fēng)帽又東征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送李公洛游臨武
- 共出戴公亭下路,邑人疑是舞雩歸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偕剡中諸友游明心寺
- 凈友何亭亭,修潔得自性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六友詩寄林景云留壽國林道初俞季淵·凈友
- 亭下寒潮亭上客,不知來往幾時休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丈亭館
- 卻憶鶯花亭外路,太平簫鼓沸春聲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栝城
- 扁舟系小亭。 -- 出自·陳昂·夜泊
- 白日漸斜亭廡靜,卻臨湘水笑塵纓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寶豐倉秋納三首
- 復(fù)倚逍遙亭,悠然觀太虛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晚步西園
- 大暑投官亭,堂皇已頹折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大熱息於官亭
- 嗟我不如亭前馬,稱嚼青芻柳陰下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大熱息於官亭
- 身坐漱玉亭,面對雙劍峰。 -- 出自·邵式平·漱玉亭
- 南來初識亭亭樹,淡紫花開細葉濃。 -- 出自近代·俞平伯·棟花
- 橫笛對離亭,扁舟越江口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聞笛歌送人之塞上
- 斯文與斯亭,千古垂不刊。 -- 出自宋·蔡權(quán)·自詠
- 少休白云亭,遠見蒼煙村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凌云寺
- 時登清音亭,遙見江西來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湯子才凌云山用予十四日韻見示且云衛(wèi)尉頃登
- 振衣躡斯亭,四顧足清致。 -- 出自宋·陳賓·醒心亭
- 巋然俯溪亭,偃若與舟接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五月水益小園
- 終年一登亭,舉目但楚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園雜詠·六梅亭
- 新作春野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溫·句
- 晚愛肥牛亭,僭上輒有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道傍魏公亭,柱化礎(chǔ)亦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欲筑三兩亭,冠蓋延朋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
- 記取孚舟亭上語,定應(yīng)時復(fù)寄魚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金漢臣明府徐蜚英贊府還婺源
- 但說百年亭已老,不知曾有百年人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采芹亭
- 為愛松風(fēng)亭,朝云已仙去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羅浮梅
- 幽壑架危亭,無風(fēng)涼自生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(guī)·季春下澣游南龕
- 嘗聞眾樂亭,未窺眾樂景。 -- 出自宋·馮浩·眾樂亭
- 得得無雙亭上望,臨祠酹酒葉為杯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后土祠瓊花
- 道學(xué)振考亭,文風(fēng)傾岳麓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翁赴福建倉
- 樂哉余不亭,閑身頗堪著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功遠兄惠詩見勞
- 巾山何亭亭,拔地蹲中城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游巾山得晴字
- 今見鳧鹥亭。 -- 出自宋·關(guān)景仁·鳧鹥亭
- 取勝著新亭,揭名非茍取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前十三章未見營創(chuàng)之意因成古風(fēng)
- 況復(fù)臨江亭,一目萬景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與大受述之耕道游絕塵亭探韻得賦字
- 絕岸得危亭,一目千里盡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泛舟至臨江院
- 行行更小亭,羅坐得小休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一月四日陪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韻
- 猶想峴山亭,清名與山托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浮石山莊
- 昔聞滄浪亭,未濯滄浪水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滄浪亭
- 小小池臺亭榭,披襟風(fēng)月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披襟
- 昔聞滄浪亭,未濯滄浪水。 -- 出自宋·胡理·滄浪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