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亭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衣冠文物流傳盛,花柳亭臺曲折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先賢祠
- 蒼涼不障層坡峻,一擊亭閒夕照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此君軒
- 翠挹南山樹石蒼,五花亭外萬花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翠芳園
- 淹滯知何事,思?xì)w夢短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客滯
- 南有屏山掩翠扉,齊云亭子漫尋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南屏山
- 樹埋院落關(guān)門邃,石罨亭臺棧路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水樂洞
- 但聞祠堂舊基址,勢家亭館今巍巍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朱仁甫
- 火龍騎日雪飛空,勁草亭亭不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夢應(yīng)·呈李書史四首
- 石堂峻峭萬山雄,擁翟亭亭多喬木。 -- 出自宋·韓信同·雙柱擎天
- 川平云澹澹,風(fēng)定樹亭亭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次韻呈仲退見貽
- 蘭閨寂寂空回首,松蓋亭亭認(rèn)去程。 -- 出自宋·趙希蓬·瑞鷓鴣
- 端的騎鯨何許去,娥眉亭上問漁翁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太白祠
- 婆娑山水間,可筑半隱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朱大卿歸龍舒
- 問之誰作東道主,舒嘯亭中人姓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舒嘯
- 東風(fēng)折盡諸花卉,是個亭臺冷如水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林書記薔薇
- 空聞留玉舄,猶在阜鄉(xiāng)亭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
- 從今留勝會,誰看畫蘭亭。 -- 出自唐·張又新·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長沙東湖
- 淮上前朝寺,因公始建亭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題永福寺臨淮亭
- 鹿跡入柴戶,樹身穿草亭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題馬儒乂石門山居
- 大業(yè)固非人事及,烏江亭長又何知。 -- 出自唐·孟遲·烏江
- 御爐虛仗馬,華蓋負(fù)云亭。 -- 出自唐·鄭顥·續(xù)夢中十韻
- 飛霜殿前月悄悄,迎春亭下風(fēng)飔飔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同年坐上聯(lián)賓榻,宗姓亭中布錦裀。 -- 出自唐·徐商·賀襄陽副使節(jié)判同加章綬
- 匝岸青蕪掩古苔,面山亭樹枕潭開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南潭
- 有客傷春復(fù)怨離,夕陽亭畔草青時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寄懷
- 東海窮詩客,西風(fēng)古驛亭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梅亭
- 俗間塵外境,郭內(nèi)宅中亭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王侍御宅內(nèi)亭子
- 劍門南面樹,移向會仙亭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蜀葵
- 故山何處望,荒岸小長亭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可憐無酒分,處處有旗亭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北夢風(fēng)吹斷,江邊處士亭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宿潤州劉處士江亭
- 四海通禪客,搜吟會草亭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避地冬夜與二三禪侶吟集茅齋
- 敗葉填溪路,殘陽過野亭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和舒上人山居即事
- 更欲從人勸,憑高置草亭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小園
- 石頭城下春潮滿,金柅亭邊綠樹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從兄赴臨川幕
- 洪厓壇上長岑寂,孺子亭前自別離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南都遇前嘉魚劉令,言游閩嶺,作此與之
- 睆伯臺前收別宴,喬公亭下艤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
- 皖伯臺前收別宴,喬公亭下艤行舟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
- 洪涯壇上長岑寂,孺子亭前自別離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南都遇前嘉魚劉令言游閩嶺作此與之
- 斬蛟橋下溪煙碧,射虎亭邊草路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馮侍郎
- 斬蛟橋下谿煙碧,射虎亭邊草路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馮侍御
- 石頭城下春潮滿,金柅亭邊綠樹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從兄赴進(jìn)入臨川幕
- 何須問寒暑,徑共坐山亭。 -- 出自唐·邢象玉·古意
- 翠微寺本翠微宮,樓閣亭臺幾十重。 -- 出自唐·驪山游人·題故翠微宮
- 如今且悅目前景,妝點(diǎn)亭臺隨分春。 -- 出自唐·孫氏·與周默
- 別業(yè)逸高情,暮泉喧客亭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書馬如文石門居
- 劍佩已深扃,茅為岳面亭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寄華陰司空侍郎
- 千門兵火蕭條,回首華亭有歸鶴。 -- 出自元·錢應(yīng)庚·春草碧·故人胸次藏三略
- 飛龍開口日暉暉,放鶴亭前路不迷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次韻(二首)
- 好風(fēng)東來快雨俱,夫須亭觀《職貢圖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任月山少監(jiān)職頁圖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