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京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愿似誠齋詩句說,朝京舊路再筠陽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藍(lán)橋
- 臨鏡理殘妝,依然是、京兆柔雅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塞垣春·草碧鋪橫野
- 諸方參請盡,秋晚別京畿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贈(zèng)訥行人
- 王謝堂前柳樹蒼,玉京墳上蘚花黃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歸燕
- 滿路競看花灼灼,故京誰念黍離離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上元觀燈
- 燕山形勢地,從古是京師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丁丑偶成
- 幔亭仙子,飛佩下瑤京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滿庭芳·斗轉(zhuǎn)旋霄
- 憶昔少年日,看花來京師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探梅
- 暗飛金馬仗,寒舞玉京塵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巴南郡齋雨中,偶看長歷,是日小雪,有懷昔
- 十年江漢客,幾度帝京游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客中作
- 西風(fēng)虛見逼,未擬問京師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友人山齋
- 五原人走馬,昨夜到京師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河梁
- 舊來紅葉寺,堪憶玉京秋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無心陪宴集,吟苦憶京師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龍州田使君舊詩家
- 東門罷相郡,此拜動(dòng)京華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和知己赴任華州
- 此中棲息者,不識(shí)兩京塵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寄太白隱者
- 蕃漢戈矛遍九垓,兩京簪紱走黃埃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晉門懷帝
- 黃金散盡,三年流落京華,區(qū)區(qū)又上并州路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石州慢 送牛農(nóng)師赴石州學(xué)正
- 華夷今代壹,畿甸上京遙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覽周左丞伯溫壬辰歲拜御史扈從集感舊傷今敬
- 三楚樓臺(tái)余夢澤,兩京形勢自甘泉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若諸人,采得歸來,玉京賞玩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瑞鶴仙 花開閬苑
- 一片錦帆浮汴水,兩京花柳風(fēng)塵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付高彥卿
- 頃歲,余與古齊同在京師,而同有歸歟之思,逮茲而同如其志同樂也,作詞以道之,同一笑云山家好,河水凈漣漪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古齊受益所居,當(dāng)繡江之源,江北流
- 十載幾風(fēng)雪,又酌玉京春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水調(diào)歌頭 強(qiáng)村叢書校元刊此山先生集本
- 還停筆,怕吟鞭猶帶,京國塵埃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宿瓜洲城
- 三月風(fēng)光臨上巳,兩京消息隔中華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癸未上巳李子素直社城樓即事
- 孤小不識(shí)事,聞人說京師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十年在揚(yáng)州,五年在京城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重峰阮子敬南還
- 得意廣寒宮,闊步玉京樓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大庚郭縣尉
- 心憶清吟更岑寂,玉京誰與話寒宵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漢東郡齋夕坐
- 棲棲布衣者,誰拂帝京塵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寄方三十國華
- 如存三事禮,不返九京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(zèng)司徒兼侍中宋宣獻(xiàn)挽詞四首
- 藁秸賦不充,遂及兩京側(cè)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今春來南都,明復(fù)去京輦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明復(fù)道
- 華表鶴歸春谷響,玉京龍起夜潭腥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閣皁
- 清腴氯貌儼如生,入京尚想騎驢行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奉祠云臺(tái)題陳希夷畫像
- 閑思此湖水,曾洗幾京塵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小舟
- 未知嘉遯吉,占驗(yàn)笑京房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李季允侍郎歸蜀五絕用禪房花竹幽為韻
- 晉代諸賢曲水會(huì),鎬京遺澤變風(fēng)詩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次韻山中見寄
- 西來三兩客,閑說舊京華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道中
- 凋年赴陵邑,稚景懷京闕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三江口望京闕
- 道逢西北客,揮淚問京華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番陽道中
- 念彼遠(yuǎn)游子,聯(lián)翩入京華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猗猗堂下竹
- 飲蘭須卷去,聊以辟京塵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王文玉出清溪圖以示坐客
- 天召四萬八千丈,玉京五城十二樓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送蔡骃守天臺(tái)
- 苕溪古侯邦,繁庶類京洛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題范烏程松桂亭
- 吾儕跡浮萍,同是客京轂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送陳仁叔之越
- 天地方會(huì)藏,沴候生京活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我昔遨游周八極,玉京金闕俱經(jīng)歷。 -- 出自宋·范良龔·妙庭觀
- 朱紫滿門直余事,九京可作百其身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