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在第3個字的詩句
京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昔過京口山,斷崖如鞏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周仲章通判潤州
- 獨念京洛塵,曾將客衣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任廷平歸京
- 衣上京塵莫厭多,斗擻中流云在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黃殿丞通判潤州
- 抱之京師來,豈與工師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張處士
- 仍敕京兆府,敦諭辭恭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頒條京輔近吾君,政術高于召信臣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陳州田舍人留別
- 謫居京信斷,歲暮更凄涼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歲暮感懷貽馮同年中允
- 自彼京師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贈士孫文始
- 燮贊京河豈微物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清暑殿効柏梁體
- 十載京塵化客衣,故園榆柳識春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村居即事
- 雖無京兆白花瀝,還有太官青玉壺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聞文潛舍人出試院約毅父考功尋春
- 當年京浙遞,不洗牛李黨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無錫諸蔣
- 若非京口初相識,安得毗陵作故人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鷓鴣天·落魄東吳二十春
- 夢里京華,忽聽得、庭花遺曲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滿江紅·夢里京華
- 向玉京金闕,威音震、膽裂遐荒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 天壽節
- 生長京華地,衣冠東晉人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寄陳蕓居
- 依然京兆成眉嫵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娘·玉女搖仙佩 秋情
- 我憂京京,何道不行兮?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·我行自東一章
- 衣揮京洛塵,完璞伴歸人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友失意南歸
- 暮投京縣宿,氣象已紛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去鄭暮次中牟
- 地留京洛豪華氣,川帶秦韓戰伐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
- 朅來京口見花落,歸去西風未吹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吳孟求承議二首
- 鄉路京華遠,王程江水流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送劉高郵棁使入都
- 除官京下闕,乞假海門西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陳樵校書歸泉州
- 馬蹄京洛岐,復此少閑時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崇義里言懷
- 云離京口樹,雁入石頭城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秋日送方干游上元
- 垂釣京江欲白頭,江魚堪釣卻西游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淮陰阻風寄呈楚州韋中丞
- 豈知京洛舊親友,夢繞潺湲江上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邢杜二員外
- 文物京華盛,謳歌國步康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自憐京兆雙眉嫵,會待南來五馬留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
- 愁看京口三軍潰,痛說揚州十日圍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酬朱監紀四輔
- 淹留京國三年客,牢落江河一病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都下二三子失舉二首
- 相逢京洛渾依舊,唯恨緇塵染素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
- 道逢京尹聊須避,坐列諸王儻可登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參寥游京師
- 政譽京江口,威名峴首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宮使待制侍郎陳公挽詞二首
- 風流京兆江南調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蝶戀花·簾幕聞聲歌已妙
- 衣袂京塵曾染處,空有香紅尚軟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老去相如倦
- 十分京洛舊家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渺神京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六州歌頭·長懷望斷
- 畫眉京兆風流甚,應賦蛜蝛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丑奴兒/采桑子
- 我還京口去,君入浙東游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送人之浙東
- 寄語京城騎馬客,優游到底是閑官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宿紹隆院
- 想在京輦日,耳目塞如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晏著和飲薛園坐中賦
- 客居京城厭粗糲,買魚斫膾邀朋徒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圣俞設膾示客
- 衣緇京洛言何驗,纓濯滄浪志尚違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仲巽誚京塵
- 偶離京塵來,對此歌不足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觀泉
- 倦客京華鬢已疏,詩顛草圣了無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省倉見寄
- 入南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長思仙
- 邂逅京都兒女,歡游遍、畫樓東畔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,見田不伐*嘔集,
- 舊游京國久相親,三載同淹紫塞塵。 -- 出自清·徐燦·送方太夫人西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