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亡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竹石故無恙,人琴今則亡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潘德夫左司
- 家聲傳二妙,公死未應亡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潘德夫左司
- 汗青須好傳,公死未應亡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徐居厚寺簿
- 虎是何年踞,名存跡已亡。 -- 出自宋·湯仲友·虎山
- 聾俗自無聞,此音初不亡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族祖紫嚴翁謾興十首
- 斯文雖未墜,此老復云亡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壬辰冬識孫元京于郡城劇談甚得因約余至其家
- 好景終然遠,浮云轉已亡。 -- 出自宋·王呈瑞·君山浮遠堂
- 難追競病傳清書,且合亡何引濁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伯氏以詩投郭謙仲敘未相過之意次韻
- 三斟卯飲心無事,一枕亡何是故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凌季文自弋陽寄酒麹以詩謝之
- 勢窮力殫兮外無救兵,亡身徇國兮寧屈虎狼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雙廟
- 可憐屠沽宮中樂,博得亡齊一段愁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潘貴妃
- 吾儻將安放,斯文豈遂亡。 -- 出自宋·楊邦弼·挽王信伯先生
- 兩晉十五主,二百年而亡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歷代詩·東晉
- 錦帆不送龍舟返,并覆亡隋入巨波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汴水
- 兒孫自生長,古今任興亡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石塘源
- 無告深可憫,盻盻將流亡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寄武岡使君表兄
- 守道由拙得,不仁為巧亡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聞鶯
- 有子如君少,終緣叛國亡。 -- 出自宋·張堯同·嘉禾百詠·嚴忌墓
- 漁樵懷舊事,何敢議興亡。 -- 出自宋·張堯同·嘉禾百詠·古戰場
- 此花已去不須嗟,亡國亡家總為他。 -- 出自宋·張璪·瓊花
- 亦用仁義積,豈今身未亡。 -- 出自宋·章望之·夏晝
- 凜然生氣在,誰謂哲人亡。 -- 出自宋·趙令衿·李伯紀丞相挽詩
- 撫跡已成故,期人安可亡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游雷氏園懷吳公德夫
- 歸來山水依然,人物存亡半非舊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廬山寺老勝師
- 今獨三荊茂,居然一鑒亡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
- 八神寧爾福,二世果斯亡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依韻和登州推官張同年之梁山
- 山川無變易,人事有消亡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過營丘
- 還聞趙括代廉頗,敗國亡家等兒戲。 -- 出自元·郝經·賢臺行
- 開口據上坐,大聲論興亡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
- 側聽能仁教,還令所得亡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懷凈土百韻詩
- 東株聳而老,慶歷補其亡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致道觀七星檜
- 兒女見母死,恨不從母亡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荒城誰為守,十室九逋亡。 -- 出自明·何孟春·洮岷道中
- 未須論舌在,詎是為唇亡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齒嘆
- 夜半木精聽說法,昔年亡國恨都消。 -- 出自明·錢岳·陳檜
- 救荒豈無政,何能補流亡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送梅刑部郎彥常
- 所親皆喪亂,不敢問存亡。 -- 出自明·蓀谷·公山逢宋廷玉
- 蔡子橫笛處,名存音則亡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柯亭
- 傳世僅三葉,嗣胤今滅亡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長安雜詩(十首)
- 麻馬音或訛,欲問郭駝亡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馬檳榔
- 城陽故莒國,俯仰懷興亡。 -- 出自明·謝肅·次莒州望即墨感樂毅田單作
- 良友看余幾,今年報女亡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哭遂初
- 好古君侯最,遺編賴不亡。 -- 出自明·周藩宗正·遣使詣李中麓太常求錄諸經圖解獲之喜而賦謝
- 空射箭頭書,無益聊城亡。 -- 出自明·朱邦憲·張左虞燕京惠詩卻寄
- 母哭不可聞,欲與汝俱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兒頎
- 笑我老而癡,負鼓欲求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濤致遠見和二詩復次其韻(濤顛倒元韻。)
- 家人半分合,國事決存亡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懷友人二首
- 西施若解傾吳國,越國亡來又是誰? -- 出自唐·羅隱·西施
- 征稅人全少,榛蕪虜近亡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鄒判官赴河南(一作劉長卿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