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在第8個字的詩句
五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江云倏忽暝還收,五月猶寒著弊裘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郡齋養疴呈醉樵內史(二首)
- 不啄五株桃,不啑五畝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雙燕曲
- 天涯戎旅春,一十五回春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答段水部德夫
- 繚垣洞屋鎖煙霞,五色離披百種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毛園萃芳亭與沈中白丘月渚同賦
- 半夜風聲似水聲,五更春雨遍春城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夕聞雨坐至曉寄熊南沙
- 披裘三伏慣,擁被五更殘。 -- 出自清·計東·宣府逢立秋
- 金箓三清降,瓊筵五老巡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九日侍宴應制
- 榮承四岳后,請絕五天初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餞澤州盧使君赴任
- 須為九皋鶴,莫上五湖船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竇七中丞見示初至夏口獻元戎詩,輒戲和之
- 常聞中有白象王,五百象子皆威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短歌寄鼓山長老
- 諸峰翠少中峰翠,五寺名高此寺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南岳般若寺
- 四海魚龍精魄冷,五山鸞鶴骨毛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五夜寄人
- 舊友一千里,新詩五十篇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虛中寄新詩
- 大都浪后青堆沒,五老云中翠疊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將之匡岳過尋陽
- 平生樂道心常切,五字逢人價合高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夕書懷
- 三百正聲傳世后,五千真理在人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詠懷寄知己
- 一千首出悲哀外,五十年銷雪月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吟興自述
- 七絲湘水秋深夜,五字河橋日暮時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偶作寄王秘書
- 應記前秋會吟處,五更猶在老松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光上人
- 當時六祖在黃梅,五百人中眼獨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文浩百法(間欲擁毳參禪)
- 又孔子師老子云,五色令人目盲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唐禮過三,唐樂過五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三五圖書舊揣摩,五千道德新規矩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雜興
- 草綠長楊路,花疏五柞宮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
- 葉艷九春華,香搖五明扇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長信宮中樹
- 勤役千萬里,將臨五十年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擬古贈陳子昂
- 紆馀一水合,寥落五陵平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登總持寺閣
- 不同三尺劍,應似五弦琴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四野有歌行路樂,五營無戰射堂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大云寺西閣
- 春非閑客事,花在五侯門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早選寓長安二首
- 稼穡艱難總不知,五帝三皇是何物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少年行三首
- 文章二曜動,氣色五星連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,登高應制得筵字
- 逍遙一息間,糞土五侯榮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經端溪峽中
- 霜中千樹橘,月下五湖人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春園即事
- 締構三靈改,經綸五緯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謁漢高廟
- 一身從宦留京邑,五馬遙聞到舊山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遠聞本郡行春到舊山二首
- 珍重神和子,聞名五十年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逢道者神和子
- 陰陰萬年樹,肅肅五經堂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
- 忘機群動息,無戰五兵閑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和大夫秋夜書情即事
- 脫卻貂襜褕,新著五彩衣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
- 下視三界狹,但聞五濁腥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題思禪寺上方
- 當砌植檀欒,濃陰五月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玉堂種竹六韻
- 催來兩槳送,怕起五絲縈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個人三十韻
- 才非賈傅亦遷官,五月驅羸上七盤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南遷途中作七首·登七盤嶺二首
- 如何不腸斷,家近五云溪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聞杜鵑
- 千里好春聊極目,五陵無事莫回頭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關西驛亭即事
- 遙知月落酒醒處,五十弦從波上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荊南從事之岳州
- 聞君七歲八歲時,五音六律皆生知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一點星球垂絳闕,五云仙仗下蓬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風生九秋意,人動五湖心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詩一首
“五”同音字
- 蘁
- 陚
- 芴
- 乄
- 雺
- 霧
- 無
- 無
- 敄
- 毋
- 瞴
- 蟱
- 娒
- 譕
- 鶩
- 鶩
- ?
- 痦
- 汙
- 汚
- 污
- 阢
- 熓
- 烏
- 五
- 仵
- 伍
- 侮
- 俉
- 倵
- 儛
- 兀
- 剭
- 務
- 務
- 勿
- 午
- 卼
- 吳
- 吳
- 吾
- 呉
- 嗚
- 唔
- 啎
- 嗚
- 圬
- 塢
- 塢
- 墲
- 奦
- 嫵
- 娪
- 娬
- 婺
- 嫵
- 寤
- 屋
- 屼
- 岉
- 峿
- 嵍
- 嵨
- 巫
- 廡
- 廡
- 弙
- 忢
- 忤
- 憮
- 悞
- 悟
- 悮
- 憮
- 戊
- 扤
- 捂
- 摀
- 旿
- 晤
- 杇
- 杌
- 梧
- 橆
- 歍
- 武
- 洖
- 洿
- 浯
- 溩
- 潕
- 烏
- 焐
- 熃
- 物
- 牾
- 玝
- 珷
- 珸
- 瑦
- 璑
- 甒
- 矹
- 碔
- 祦
- 窏
- 窹
- 箼
- 粅
- 舞
- 蕪
- 茣
- 莁
- 蕪
- 蜈
- 螐
- 誈
- 誣
- 誤
- 誣
- 誤
- 躌
- 迕
- 逜
- 鄔
- 郚
- 鄔
- 鋈
- 鋙
- 鎢
- 鎢
- 铻
- 隖
- 霧
- 霚
- 靰
- 騖
- 騖
- 鯃
- 鰞
- 鴮
- 鵐
- 鵡
- 鷡
- 鹀
- 鵡
- 鼯
- 鼿
- 齀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𠄡
- 𠑶
- 𡨂
- 𢜮
- 𣞤
- 𦌬
- 𦨉
- 𧽋
- 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