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云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已蔽青山望,徒悲白云晚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喜邢校書遠(yuǎn)至對(duì)雨同賦遠(yuǎn)晚飯阮返五韻
- 今來我訪舊,淚灑白云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
- 涼王宮殿盡,蕪沒隴云西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題西川
- 邊庭漢儀重,旌甲似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柳判官赴振武
- 樹黏青靄合,崖夾白云濃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華山
- 鶴歸青靄合,仙去白云孤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華山
- 鳥歸殘燒外,帆出斷云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郢州即事
- 待月夜留煙島客,憶云閑訪翠微僧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(zèng)友人
- 幾鄉(xiāng)因勸勉,耕稼滿云煙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龍門令劉滄
- 山藏明月浦,樹繞白云城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歸袁州
- 硯磨清澗石,廚爨白云樵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隱巖陪鄭少師夜坐
- 青門許攀送,故里接云林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許棠及第歸宣州
- 落日獨(dú)歸林下宿,暮云多繞水邊行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城東寓居寄知己
- 車輿穿谷口,市井響云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北山書事
- 孤峰經(jīng)宿上,僻寺共云過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陸處士
- 古壇青草合,往事白云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終南山白鶴觀
- 瘦根盤地遠(yuǎn),香吹入云清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和薛監(jiān)察題興善寺古松(薛一作崔)
- 地傾流水疾,山疊過云遲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三傳赴長(zhǎng)城尉(一作送前輩讀三傳任長(zhǎng)城尉
- 大道本來無所染,白云那得有心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寄清越上人(一作寄山僧)
- 平蕪連海盡,獨(dú)樹隱云深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遠(yuǎn)望
- 里巷半空兵過后,水云初冷雁來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途中秋晚送友人歸江南
- 空懷白閣夜,未答碧云詩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江上懷翠微寺空上人
- 生臺(tái)無鳥下,石路有云埋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贈(zèng)休糧僧
- 那堪更回首,鄉(xiāng)樹隔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題絕島山寺
- 安得奮翅翮,超遙出云征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雜曲歌辭·苦熱行
- 夤緣幽谷遠(yuǎn),蕭散白云馀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鄭少尹祭中岳寺北訪蕭居士越上方
- 一官知所傲,本意在云泉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包評(píng)事壁畫山水見寄
- 日夕望前期,勞心白云外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段明府
- 更看秋草暮,欲共白云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朱逸人
- 客來清夜久,仙去白云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宿洞靈觀
- 官渡老風(fēng)煙,潯陽媚云日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崔十四宅各賦一物得檐柳
- 應(yīng)嗟出處異,流蕩楚云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適荊州途次南陽贈(zèng)何明府
- 鶴飛湖草迥,門閉野云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昭上人房
- 人群不相見,乃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魏仲光淮山所居
- 每同沙草發(fā),長(zhǎng)共水云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海邊樹
- 驚湍流不極,夜度識(shí)云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
- 連峰雖已見,猶念長(zhǎng)云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山中(一作題畫帳)
- 川回吳岫失,塞闊楚云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萬州赴饒州覲省(得西字)
- 金膏洗拭鉎澀盡,黑云吐出新蟾蜍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靈臺(tái)家兄古鏡歌
- 巴江雪水下,楚澤火云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南游湘漢寄友人
- 巴山雪水下,楚澤火云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南游過湘漢即事寄友人
- 削成從水底,聳出在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過巫峽
- 溪來青壁里,路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供奉喻煉師歸天目山
- 維舟綠溪岸,繞郡白云峰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
- 心懸滄海斷,夢(mèng)與白云通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(zhǎng)安書懷投知己(一作投邢員外)
- 只應(yīng)謝人俗,輕舉托云輧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道家四首奉敕撰
- 傳呼大駕來,文物如云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(yīng)制
- 舊亭紅粉閣,宿處白云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傷妓人董氏四首
- 玉鑾重嶺應(yīng),緹騎薄云迎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途經(jīng)華岳應(yīng)制
- 六龍鳴玉鑾,九折步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(yīng)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