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9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長恐絕遺類,不復躡云霓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三嘆
- 風翻一樹火,電轉五云車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石榴二十韻
- 是時春已老,我游亦云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元和五年予官不了,罰俸西歸,三月六日至陝
- 亞水依巖半傾側,籠云隱霧多愁絕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山枇杷
- 曲庇桃根盞,橫講捎云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
- 但喜秋光麗,誰憂塞云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
- 興飄滄海動,氣合碧云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,因成三十韻
- 路幽穿竹遠,野迥望云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誚盧戡與予數約游三寺,戡獨沉醉而不行
- 尾掉滄波黑,汗染白云赭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八駿圖詩
- 南山更多興,須作白云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憶楊十二
- 殷勤入懷什,懇款墮云圻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月三十韻
- 斯事才未終,斯人久云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茅舍
- 詞鋒倚天劍,學海駕云濤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
- 冰壺通角簟,金鏡徹云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
- 晝夜欣所適,安知歲云除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冬夜懷李侍御、王太祝、段丞
- 寵榮非不早,邅回亦云屢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游春七十韻
- 悠然謝臺鼎,“騎龍白云鄉”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拜張魏公墓下
- 蘇小堤頭試翹首,碧云暮合隔紅樓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落花圖詠
- 隴水分四注,隴樹雜云煙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隴頭水
- 朽腐何足論,壯哉風云氣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詠懷詩
- 三朋古稱壽,七秩世云稀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澗上清吟圖
- 洞庭有奇士,樓室棲云霞;窗榻類畫舫,山水清且嘉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沈石田壑舟圖
- 一曲山香春寂寂,碧云莫合隔紅樓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和石田先生落花詩(二十首)
- 坐看青節引,要與白云飛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贈張道者
- 身趨雙節近,名共五云齊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趙陸司兵歸使幕
- 江城驛路長,煙樹過云陽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蘇州姚長史
- 地疑明月夜,山似白云朝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雪
- 佇看青鳥入,還陟紫云梯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幸白鹿觀應制
- 英靈已杰出,誰識卿云才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江
- 周旗黃鳥集,漢幄紫云回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和拜洛應制
- 池含凍雨氣,山映火云光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五月奉教作
- 日沉丹氣斂,天敞白云銷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
- 仙舟窅將隔,芳斝暫云同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送光祿劉主簿之洛
- 別后青山外,相望白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送光祿劉主簿之洛
- 愿隨龍影度,橫□陣云邊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戈
- 斬依朱邸館,還暢白云心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劉侍讀見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贈
- 帝鄉應不遠,空見白云懸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和驪山高頂寓目應制
- 曾見海作桑田,仙人云表,笑汝真癡絕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念奴嬌·昔游未遠
- 池面冰膠,墻腰雪老,云意還又沈沈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一萼紅·丙午人日
- 南去北來何事,蕩湘云楚水,目極傷心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一萼紅·丙午人日
- 此地,宜有詞仙,擁素云黃鶴,與君游戲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翠樓吟·月冷龍沙
- 紅橋二十四,總是行云處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側犯 詠芍藥
- 或云七分或食既,或云食書不在夕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
- 萬里江湖入歸夢,子云不愿校書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送項平甫倅池陽
- 記得下孤城下路,白云依舊兩三篷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下孤城
- 河洲多沙塵,風悲黃云起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阮瑀
- 寢瘵謝人徒,滅跡入云峯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酬從弟惠連
- 遂登羣峯首,邈若升云煙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
- 悵望佳人何處在,行云歸北又歸南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光、威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…因
- 承顏故國遠,舉目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寄大人二首 其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