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8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風(fēng)生湓浦江流急,云滿康廬夜月孤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送徐榷院奉戶檄之九江等郡
- 日短日長唯守靜,云來云去不生嗔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章貢祥符吳道士懶窩
- 染人嫁五色,妙纖云歸章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甕繭情
- 世祖功成三十六,云臺爭似釣臺高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擘破寶公面皮,德云無處回避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如今逗到凌霄上,云自高飛水自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鄔那青青處,山高云半垂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神清風(fēng)韻高,鬢綠云鬟小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馬郎婦贊
- 老盧不識五祖,誰云夜半衣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林間無事人,好唱云門曲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秧田鋪翠,麥隴翻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真覺祖師展兩手,云門一舉四十九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猛虎伏來龍駕馭,云騰五色思悠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更深漸覺寒氣冷,云搖五色順情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日月明通三界眼,云梯上有十洲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道德修來長不斷,云從龍變解舒張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鶴唳九霄堪入畫,云平三界化無私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窮真妙理訪仙鄉(xiāng),云水青山地久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江浮云影抱層欄,云上青山一水間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登峴首阻雨
- 使藩暫屈留旌旆,云路均同接羽翰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樂語口號
- 爐峰裊裊曉煙輕,云入屏幃一枕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白公草堂
- 修鱗擺鬣浪山起,云鵬飛翻忽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題贈吳國華釣臺
- 碧眼龐眉老比丘,云根高臥語難酬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東林道上閒步三首
- 天容洗凈雨新霽,云幕四卷清無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籬下蹲鴟余晚實,云間紫鱉奮新拳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感懷寄鄉(xiāng)友
- 江浮疊巘弄清輝,云外冥鴻江上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張倅行縣
- 草徑蜿蜒十里閑,云關(guān)若在畫圖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疏山
- 西昌有士龍變化,云可以乘泥可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龍州書院
- 雁塔固無過我前,云臺更要在人上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龍州書院
- 江山互以青相繞,云霧時翻黑自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登會稽蓬萊閣讀唐宋士大夫詩
- 八表一里,蓋九疇云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粲
- 一中八邊,蓋九州云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粲
- 麟閣故基為草鞠,云臺遺屋與煙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題嚴(yán)子陵釣臺
- 海大水歸往,山深云退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余野立
- 山不去門如自售,云無留意似他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閒居幽步
- 星無匿彩天澄夜,云不遺瑕月粲秋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宿上望上桂樓
- 陶令先幾歸去來,云何謝令要人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罷縣解歸途中聞子規(guī)三首
- 山城枕江流,梵剎云中起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高山寺
- 閑尋芳草到門遲,云水無心本不期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訪沈逸人不遇
- 鐵甕寒潮凍不流,云陽風(fēng)雪旅人愁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殘臘阻雪云陽客舍
- 飄其逝矣,浮云籋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(zhèn)海瀆四十三首
- 熙事既畢,忽乘青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天正紀(jì)節(jié),太史書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
- 珠宮含飴,坐閱來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歘兮回飚,窅兮旋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望祭岳鎮(zhèn)海瀆十七首
- 神之還矣,忽乘飛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祀皇地祗十二首
- 超然而返,眾御如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祭風(fēng)師五首
- 天顏咫尺,望之如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親耕籍田七首
- 受天之祐,多透如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親耕籍田七首
- 七德干戈止,三邊云霧消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章懷太子廟樂章·武舞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