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7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只愛孤峰惹寸云,忽驚頭上雨翻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溪至新田四首
- 梅花腦子撒成云,明月珠胎屑作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淮河舟中曉起看雪二首
- 今代吾家後子云,新詩也解乞陳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永新大夫楊叔袼惠詩
- 宜江風月冉溪云,總與誠齋是故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常寧縣丞葛齊松子固衡永道中行紀詩卷
- 今代詩人後陸云,天將詩本借詩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陸務觀劍南詩稿二首
- 坐看山頭托宿云,一云才動萬云奔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云三首
- 一張五色石湖云,天上吹來墮小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謝石湖先生寄二詩韻二首
- 樹捧山煙補缺云,風揉花雨作香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小沙溪
- 也沒炊煙也沒云,日光烘起楚山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煙林曉望二首
- 讀書室邊士如云,盧溪門下士如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彭云翔長句
- 行腳宜晴翠,看云恐夕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文遠叔行春
- 明發愁仍集,寒云又作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石山
- 火云散作郁金云,檐際移床偃病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七夕後一夜,月中露坐二首
- 仙人馭風乘綠云,玉宸殿上朝帝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圣筆石湖大字歌
- 霽日何曾惹寸云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多稼亭日色甚暖,忽有雪數片自晴空而下,已
- 碧草望中去,黑云頭上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前三日行腳遇雨
- 是誰瞥見一梳云,微月影中掃穠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姜邦杰春坊續麗人行
- 不閞白眼視青云,四海如今幾苦人?渭水傳巖看後代,東坡太白即前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石湖先生范至能參政石湖精舍
- 老人登樓來看云,下瞰云端在平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蕭民望齊云棲
- 一席清風萬岳云,送將華發得歸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甲午出知漳州,晚發船龍山,暮宿桐廬二首
- 山腰輕束一綃云,湖面初顰半蹙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清曉湖上三首
- 人生離合風中云,白發相逢有幾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
- 出處何心一似云,世間萬事不關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徐宋臣監丞補外
- 清風迎衣襟,白云捧腳底,飄然徑上廬山頭,誰道棲賢三十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廬山棲賢寺,示如清長老
- 急呼清風與白云,送我更往會列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廬山棲賢寺,示如清長老
- 天柱峰尖半點云,散為獄麓橘洲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長沙鍾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樓
- 合皂峰頭半朵云,化為道士到吾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合皂山嬾云道士詩客張惟深二首
- 隔水絕高寒,縈云偏蒨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轎中看山
- 明朝占夢占者云,一甲八人更何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周起宗經干赴桂林帥幕
- 故山蒼玉搖綠云,月梢風葉最關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太和主簿趙昌父思隱堂
- 憫雨喜見云,喜云愁不雨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晚登浦心閣望雨
- 愛殺苕溪波底云,揉云釀出蒲萄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湖州太守王成之給事送百花春糟蟹
- 脊梁尃車尾梢云,囪如大武千秋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中買雙鱖魚
- 欲遣清風掃亂云,先將一雨凈游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中秋雨過月出
- 坐看青天起白云,化成龍子鈒銀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壬戌人日南溪暮景三首
- 日光烘碎一天云,散作蒙蒙霧滿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曉坐多稼亭
- 九天寶月霏五云,玉龍雙舞黃金鱗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
- 無風無雨并無云,今歲中秋盡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中秋病中不飲二首,後一首用轆轤體二首
- 若得金膏逐,飛云亦何儔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放歌行
- 暮霞照新晴,歸云猶相逐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酬鴻臚裴主簿雨后北樓見贈 [一作高適詩]
- 青鳥迎孤棹,白云隨一身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喬林
- 鑿井長幽泉,白云今如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諸官游招隱寺
- 留醉楚山別,陰云暮凄凄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留別
- 各有四方事,白云處處通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
- 獨立浦邊鶴,白云長相親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韋十二兵曹
- 青桂春再榮,白云暮來變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
- 閉戶脫三界,白云自虛盈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靜法師東齋
- 薊門秋月隱黃云,期向金陵醉江樹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朱越
- 淇水徒自深,浮云不堪托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(一作高適詩)
- 淑氣來黃道,祥云覆紫微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駕出長安(一作宋之問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