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6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軒蓋宛若夢,云松長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酬王補(bǔ)闕惠翼莊廟宋丞□贈別 【此水旁】
- 水閑明鏡轉(zhuǎn),云繞畫屏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
- 斯人竟不起,云臥從所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秘書子春
- 彼我俱若喪,云山豈殊調(diào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
- 何事歷衡霍,云帆今始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楊燕之東魯
- 煙嶺迷高跡,云林隔太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許宜平庵壁
- 明主訪賢逸,云泉今已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盧徵君昆弟
- 銀鞍紫鞚照云日,左顧右盼生光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走筆贈獨(dú)孤駙馬
- 日月秘靈洞,云霞辭世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李青歸華陽川
- 昨宵夢里還,云弄竹溪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韓準(zhǔn)、裴政、孔巢父還山
- 六人吟笑水云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風(fēng)波·月滿苕溪照夜堂
- 十年不見紫云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·細(xì)馬遠(yuǎn)馱雙侍女
- 顆珠揮汗凝云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火云凝汗揮珠顆
- 藍(lán)橋何處覓云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雨暗初疑夜
- 雷輥夫差國,云翻海若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海上乘槎侶
- 一時分散水云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欲執(zhí)河梁手
- 紺綰雙蟠髻,云欹小偃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紺綰雙蟠髻
- 猶自帶、岷峨云浪,錦江春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滿江紅 寄鄂州朱使君壽昌
- 濟(jì)南何在暮云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畫堂春·柳花飛處麥搖波
- 霜枝謝寒暑,云翮無前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生日,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,且貺佳篇,
- 歸來兩溪間,云水夜自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,遶城觀荷花,登峴山亭
- 君于此藝亦云至,堆墻敗筆如山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蒼舒醉墨堂
- 風(fēng)光歸笑傲,云物寄游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去來集字十首
- 鳥還知已倦,云出欲何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去來集字十首
- 交親書已絕,云壑自相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歸去來集字十首
- 嗇氣實其腹,云當(dāng)享長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楚山修竹如云,異材秀出千林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 贈趙晦之吹笛侍兒
- 次問掃壇竹,云此今尚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巫山
- 中有妙高臺,云峰自孤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山妙高臺
- 浮空眼纈散云霞,無數(shù)心花發(fā)桃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獨(dú)覺
- 海陵居士無云梯,歲晚結(jié)廬潁水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(yuǎn)舟中寄耘老
- 風(fēng)過如呼吸,云生似吐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海陵居士無云梯,歲晚結(jié)廬苕水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(yuǎn)舟中寄耘老
- 至今歸計負(fù)云山,未免孤衾眠客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豈意青天掃云霧,盡呼黃發(fā)寄安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
- 近者戲作凌云賦,筆勢仿佛離騷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其末題云,五云書閣吏蔡少霞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
- 娟娟缺月隱云霧,濯濯嘉禾秀稂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南望功臣山,云外盤飛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
- 南來三見歲云徂,直恐終身走道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
- 莫嫌瓊雷隔云海,圣恩尚許遙相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
- 歸家但草凌云賦,我相夫子非臞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與李廌方叔相知久矣,領(lǐng)貢舉事,而李不得
- 東軒有佳致,云水麗千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虎丘寺
- 退之志其墓云:孔子世卅八,吾見其孫,白面長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孔君亮郎中見贈
- 野人易斗粟,云自魯徂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松得徠字(其四在懷古堂,其六在石經(jīng)院。
- 卻看江北路,云水渺何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武昌寒溪西山寺
- 牛頭與兜率,云木蔚堆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再送周正孺
- 孤根捍滔天,云骨有破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(zhàn)時有碎裂淘
- 江月夜夜好,云山朝朝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元用使君與其子端常邀仆與小兒過同游東山
- 海隅一笑,豈云無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