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云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樓影侵云百尺斜,行人樓上憶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登西樓
- 北山白云里,隱者自怡悅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秋登蘭山寄張五
- 仲尼既云歿,余亦浮于海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歲暮海上作
- 臘響驚云夢(mèng),漁歌激楚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
- 村煙日云夕,榛路有歸客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山中逢道士云公
- 負(fù)郭昔云翳,問津今已迷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(huì)稽賀少府
- 兩見夏云起,再聞春鳥啼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(huì)稽賀少府
- 幽賞未云遍,煙光奈夕何!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
- 出處雖云異,同歡在法筵,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
- 君登青云去,予望青山歸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友人之京
- 歇馬憑云宿,揚(yáng)帆截海行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尋天臺(tái)山
- 白日既云暮,朱顏亦已酡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崔明府宅夜觀妓
- 蒼梧白云遠(yuǎn),煙水洞庭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袁十(三)嶺南尋弟
- 照日秋云迥,浮天渤澥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與顏錢塘登障樓(一作樟亭)望潮作
- 幸奏承云樂,同晞?wù)柯蛾枴?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
- 太清無云,羲和頓轡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喜雨
- 名數(shù)雖云隔,風(fēng)期幸未遙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因命仆繼作
- 天意豈云遙,雪下不崇朝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瑞雪篇
- 草色雖云發(fā),天光或未臨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將至岳陽有懷趙二
- 探秘孰云遠(yuǎn),忘懷復(fù)爾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游石窟山
- 雙闕出云峙,三宮入煙沉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
- 一麾尚云忝,十駕宜求稅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呈耿廣州
- 理棹雖云遠(yuǎn),飲冰寧有惜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巡按自漓水南行
- 函谷雖云險(xiǎn),黃河已復(fù)清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經(jīng)函谷關(guān)作
- 朝列且云忝,君恩復(fù)若茲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宋使君見詒
- 祗役已云久,乘閑返服初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山下舊居閑放
- 征驂入云壑,始憶步金門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使自藍(lán)田玉山南行
- 是節(jié)暑云熾,紛吾心所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使自藍(lán)田玉山南行
- 蔚兮朝云,沛然時(shí)雨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燭龍齋祭
- 妓席拂云鬢,賓階蔭珠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令狐相公見示贈(zèng)竹二十韻仍命繼和
- 天衢啟云帳,神馭上星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七夕二首
- 誰謂青云高,鵬飛終背負(fù)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,喜徑松成陰,悵然
- 長鬟如云衣似霧,錦茵羅薦承輕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笙歌五云里,天地一壺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尋汪道士不遇
- 閩嶺夏云迎皂蓋,建溪秋樹映紅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唐舍人出鎮(zhèn)閩中
- 寒夜陰云起,疏林宿鳥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小亭寒夜有懷
- 蹴踏青云尋入仕,蕭條白發(fā)且飛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以愚相訪沽酒致歡,因成七言聊以奉答
- 從風(fēng)夏云勢(shì),上漢古查形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
- 半夜碧云收,中天素月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八月十五日夜半云開然后玩月,因書一時(shí)之景
- 天涯浮云生,爭蔽日月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萋兮吟
- 芳幄覆云屏,石奩開碧鏡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十詠·云英潭
- 長居青云路,彈射無由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有獺吟
- 師在白云鄉(xiāng),名登善法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深法師游南岳
- 宴坐白云端,清江直下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宿誠禪師山房題贈(zèng)二首
- 翠幄連云起,香車向道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
- 洛橋碧云晚,西望佳人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
- 洛水碧云曉,吳宮黃葉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初冬早寒見寄
- 終久是云散高唐,水涸湘江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(mèng)十二曲——樂中悲
- 勢(shì)敗休云貴,家亡莫論親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正冊(cè)判詞
- 春夢(mèng)隨云散,飛花逐水流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春夢(mèng)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