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云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綠云紫氣向函關(guān),訪道應(yīng)尋緱氏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鳳吹笙曲 ( 一作鳳笙篇 送別 )
- 吳云寒,燕鴻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臨江王節(jié)士歌
- 翔云列曉陣,殺氣赫長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廣武古戰(zhàn)場懷古
- 望云知蒼梧,記水辨瀛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巴東舟行經(jīng)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
- 乘云駕輕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二十八
- 浮云在一決,誓欲清幽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
- 朝云落夢渚,瑤草空高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
- 閑云隨舒卷,安識身有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
- 披云睹青天,捫虱話良圖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秘書子春
- 白云遙相識,待我蒼梧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盧司戶
- 浮云本無意,吹落章華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別鄭判官
- 行云且莫去,留醉楚王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
- 浮云蔽頹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四十五
- 碧云斂海色,流水折江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鞠十少府
- 游云不知?dú)w,日見白鷗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
- 秦云連山海相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二
- 誰云秦軍眾,摧卻魯連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魯頌
- 覽云測變化,弄水窮清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
- 秦云起嶺樹,胡雁飛沙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新平樓
- 青云少年子,挾彈章臺左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少年子
- 溪云入古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江油尉
- 看云客倚啼猿樹,洗缽僧臨失鶴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匡山
- 閑云入窗牖,野翠生松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凌歊臺
- 孤云還空山,眾鳥各已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獨(dú)酌其一
- 海云迷驛道,江月隱鄉(xiāng)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淮南友人
- 驚云辭沙朔,飄蕩迷河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崔郎中宗之 時(shí)謫官金陵
- 白云見我去,亦為我飛翻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情深樹寄象公
- 浮云隔兩曜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(fēng)其二
- 子云叨侍從,獻(xiàn)賦有光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溫泉侍從歸逢故人
- 黃云結(jié)暮色,白水揚(yáng)寒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秋懷
- 朝云夜入無行處,巴水橫天更不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巫山枕障
- 彩云思作賦,丹壁間藏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與張少府、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
- 歲云暮,須早計(jì),要褐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(diào)歌頭·安石在東海
- 晚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·前瞻馬耳九仙山
- 墨云拖雨過西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·墨云拖雨過西樓
- 問云何處最花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薄云疏雨不成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火云凝汗揮珠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火云凝汗揮珠顆
- 濕云不動溪橋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濕云不動溪橋冷
- 鬢云吹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點(diǎn)絳唇·我輩情鍾
- 白云飛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點(diǎn)絳唇·不用悲秋
- 淡云斜照著山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(xiāng)子·雨暗初疑夜
- 水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神子/江城子
- 白云峰下兩槍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茶詩
- 暮云收盡溢清寒,銀漢無聲轉(zhuǎn)玉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陽關(guān)曲 中秋月
- 子云老執(zhí)戟,長孺終主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生日,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,且貺佳篇,
- 詞云秦嗣王,敢使祝用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詛楚文
- 詞云秦嗣王,敢使祝用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詛楚文
- 寶云山前路盤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
- 輕云薄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