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房湢齋庖間翠鋪,環山環水綠云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予寓家龜溪賦廩郡故事郡將始至及其將行皆一
- 十里青松接翠微,梵王宮殿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天童寺
- 使君退食新涼逢,厭看凝寢江云深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已·天開圖畫亭
- 紅日初生捧殿高,蔥蔥佳氣拂云袍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九鎖山深隱洞天,一峰柱聳現云巔。 -- 出自宋·王宗賢·九鎖山路口
- 自是仙家風景異,欣欣杖策步云林。 -- 出自宋·王宗賢·九鎖山道中
- 雙雙頭角戰初罷,奔騰半沒寒云中。 -- 出自宋·王佐才·贈徐微中畫龍
- 欲把風光供翰墨,直須仗屨躡云煙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次韻張君倚春郊且速東山之游
- 燕山嘉譽難獨隆,宴堂清曉祥云濃,槐庭晝永陰重重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上親庭壽
- 徐氏舊居人識否,渡南溪下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翁緯·使華亭
- 峭壁凌空望渺微,層層煙鎖霧云衣。 -- 出自宋·倭倭才·落筆峝
- 不出公庭得仙館,豈同徐福絕云濤。 -- 出自宋·吳可幾·和孔司封題蓬萊閣
- 吟倚長松伺鶴到,坐臨釣石看云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行春次俞兄韻
- 思滿天涯芳草遠,望窮江際暮云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行春次俞兄韻
- 但覺曉寒金掌重,仙人危立白云中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荷花四絕·露
- 六代衣冠荒草下,中原臺殿白云涯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金陵懷古
- 幸有同肩黃屋貴,不妨伸腳白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子陵釣臺
- 相與回尋舊路非,亂山稠疊煙云蔽。 -- 出自宋·吳師正·劉阮洞
- 城闕暫隨明月至,江湖還共白云歸。 -- 出自宋·吳淑·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
- 燕坐不知增夏臘,冥心安在更云山。 -- 出自宋·吳振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行先之后更幾人,龍奔虎噬爭云擾。 -- 出自宋·伍馀干·偕康子雍州季子東所游虔州通天巖
- 坐聽風雷起空谷,俄看四面野云生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·風雷大作
- 千層臺殿隱林木,四面石壁生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題靈巖
- 六詔漫隨丹鳳急,一溪聊與白云閑。 -- 出自宋·鮮于夏·句
- 天遣司花寶笈開,鮫綃散翦碧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項寅賓·又和酴醾韻
- 回首江南望江北,故鄉天際暮云平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至曾田市貽管巡檢
- 一生袖卻奪標手,名利噎眼如云煙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嚴隱君九齡適軒
- 龍淵三井液膏乳,瓊臺雙闕飛云霞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恭謁臺岳桐柏觀紀事
- 不遺毛嬙嬪漠北,只將魏尚守云中。 -- 出自宋·謝舉廉·西捷口號
- 野老更疑天路近,蒼生猶自望云霓。 -- 出自宋·謝緒·望云
- 卻羨黃冠無一事,臥聽簫吹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謝岳甫·大滌洞天留題
- 朱頂千年去不回,兩峰南北白云堆。 -- 出自宋·熊瑞·送黃愛梅過西湖
- 可笑濯纓來覽勝,輸他高臥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徐存·游洞霄
- 珍重狄公千載意,馬頭重見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徐范·過太行山
- 落魄一身風雪冷,飄蓬千里水云寬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贈黃羽士
- 天低暮靄襲人衣,游子興盡各云歸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觀秋潮
- 屋老苔荒席久虛,近分一榻與云俱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余種竹方成扁其室日竹所友人以詩至用其韻
- 老松壓石洞門聳,青蘿曳樹牽云影。 -- 出自宋·徐幾·天壺
- 凡世纖塵不敢侵,瑤關自鎖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徐玨·游洞宵
- 再攻再相梁不悟,六百六里楚云何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張儀
- 酒興未闌歸騎促,一鷗輕泛白云鄉。 -- 出自宋·徐良弼·東峰亭
- 且問先師來不來,玉山庵頂碧云開。 -- 出自宋·徐敏子·呈癡絕庵主頌
- 何事貪乘逆水船,此心長向白云邊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和呂巽伯韻
- 饒我靜觀黃卷罷,為渠臥看白云輕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安溪
- 上國新行巧樣花,一枝聊插鬢云斜。 -- 出自宋·徐清叟·贈建寧妓唐玉
- 宦業始知紅葉落,清游終羨白云閑。 -- 出自宋·徐銳·妙相寺方丈
- 湖光接天晚浪靜,樹色照野晴云浮。 -- 出自宋·徐雪廬·題{左山右昂}山禹廟石柱
- 進骨青山足古今,北邙深鎖暮云平。 -- 出自宋·許復道·趙金氏墓
- 第一巖前風景殊,山僧去后野云孤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題西巖寺
- 學精姬公經國書,賦飄司馬凌云氣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代上庠同舍上廷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