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塞雁南來已北歸,鄉心空逐暮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初夏客懷
- 野外幾重秋水白,天涯一片暮云黃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庚午春作
- 楚塞數行春雁轉,吳天一片白云來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立上人離天竺講席往依虎丘禪院
- 石淺易知丹井味,洞深難見白云蹤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天竺浮尋小樓
- 野火暫留明月住,好山多被亂云遮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桂山再歸草堂
- 幾度懷歸浙水東,無端又下白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和馨果二友見寄韻
- 塞北風寒雁字稀,群鴉日暮貼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晚興
- 青鳥銜書遍海涯,香風不返五云車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小游仙
- 門鎖薜夢無客至,庵前時有白云朝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霧鎖煙霾宴寂堂,含虛凝綠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數下磬聲孤月夜,一爐香翥白云朝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偃仰不拋青嶂裹,往來多在白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透水戲魚隨浪沒,投巢孤鶴帶云還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莫怪道人無可有,清風橫點白云茶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乍雨乍晴寶象明,東西南北亂云深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左右逢源名實相,從斯周匝臥云閑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
- 夜歌新詩喜達旦,起看征雁飛云皋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苧瀆夜泊
- 洛浦香銷佩解時,荊臺歸去峽云遲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水仙花
- 晏罷瑤臺魂未醒,胭脂臉上白云香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雪中海棠
- 隔港木蘭搖客棹,浦荷香散碧云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游霅城寄輝明遠
- 秀才覓火和煙得,長沙賣石著云饒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·頌古十一首
- 一位才彰五位分,君臣葉處紫云屯。 -- 出自宋·釋元實·偈
- 杲日當空,無所不照,因甚被片云遮卻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室中三關
- 城寺思歸興忽生,又攜筇杖出云扃。 -- 出自宋·釋圓悟·送壁上人歸承天寺
- 每愛中庭一方白,長天萬里沒云時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古月號
- 紫陌紅塵城子裹,清泉白石亂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東洲和尚西磵庵居
- 詩句老隨秋鬢老,客身間似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會恩藏主
- 道士家邊夫子宅,靈龜山裹錦云阿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陳掌書兼簡閬朋先生
- 鄴公政簡每頻到,試茶笑傲浮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釋云知·鄴公菴歌
- 白云兒是青山用,青山父是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默默到時良自慶,家山元在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今朝臘月二十五,衲僧一曲和云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解弄不教圭角露,阿誰參見跛云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老眼就看青嶂骨,敗鞋行到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借問諸人識也無,青山骨秀閑云散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十分爽氣兮清磨暑秋,一片閑云兮遠分天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虎嘯蕭蕭巖吹作,龍吟冉冉洞云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白云功盡青山秀,青山路轉白云迎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靜可久兮山瘠樹老,動無羈兮云行水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煙機外分青嶂骨,水天中見白云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航海之賓陀防真歇師兄
- 木馬寒嘶青草塢,泥牛春種白云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別陸尚書
- 阿誰床頭拄杖子,乞我款曲尋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拜芭蕉情禪師
- 聲利明來若夢游,肯迂征家宿云棲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別鄒秀才
- 望眼解隨沙水轉,賞心真與岸云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過般若庵
- 白牯耕回山月曉,金刀煎斷野云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虛禪人發心丐田
- 別處見人知雪嶺,自家喫飯識云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化上人持缽乞頌
- 混處蹈翻明月影,轉時耕斷白云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湛禪人開田求頌
- 竹密不妨流水過,山高豈礙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鑒·頌古十一首
- 四十九盤飛鳥外,衲衣猶帶宕云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送雁宕慶藏主
- 拊擊自然皆率舞,不須羌管隔云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