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棲宿免勞青嶂夢,躋攀應愜白云心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放猿
- 久聞山僧寄書覓,今來□下白云邊,不教凡草生叢畔,長喜清陰在眼前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修竹百竿才欣種植佳篇五首旋辱詠歌若無還答
- 螢影夜攢疑燒起,茶煙朝出認云歸。 -- 出自·李中·題柴司徒亭假山
- 一念支公安可見,影堂何處暮云凝。 -- 出自·李中·懷廬岳舊游寄劉鈞因感鑒上人
- 野寺宿時魂夢冷,海門吟處水云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
- 雖寄上都眠竹寺,逸情終憶白云端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謙明上人
- 見爾樽前吹一曲,令人重憶許云封。 -- 出自·李中·吹笛兒
- 踏雪獨尋青嶂下,聽猿重入白云間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圓(一作圖)上人歸廬山
- 蹇步還依列宿邊,拱辰重認舊云天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再領制誥和王明府見賀
- 蠟炬乍傳丹鳳詔,御題初認白云謠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蒙恩賜酒旨令醉,進詩以謝
- 啖肉先生欲上升,黃云踏破紫云崩。 -- 出自唐·陳沆·嘲廬山道士
- 窣堵凝然鎮梵宮,舉頭層級在云中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金陵覽古·阿育王塔
- 宿妝猶在酒初醒,翠翹慵整倚云屏,轉娉婷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虞美人·曉鶯啼破相思夢
- 蓮冠穩篸鈿篦橫,飄飄羅袖碧云輕,畫難成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虞美人·曉鶯啼破相思夢
- 水□滴殘青□瘦,石脂傾盡白云空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句
- 耆宿因來問封部,竹籬西畔是云南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嘉州作
- 翠鳳引游三島路,赤龍齊駕五云車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夢仙謠
- 翠鳳引游三島路,赤龍齊別五云車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夢仙謠
- 數片石從青嶂得,一條泉自白云來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題鄭山人郊居
- 曾上青泥蜀道難,架空成路入云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路次覆盆驛
- 今日未啼頭已白,不堪深入白云啼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太守以猿兒為寄作詩答之(得之黔中,生
- 今日未啼頭已白,不堪深入白云啼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施南太守以猿兒為寄作詩答之
- 襄王一夢杳難問,晚晴天氣歸云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巫山廟
- 結綺高宜眺海涯,上凌丹漢拂云霞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陳·結綺閣
- 都傍柳陰回首望,春天樓閣五云中。 -- 出自唐·紇干著·灞上
- 古寺臨江間碧波,石梯深入白云窠。 -- 出自唐·李習·凌云寺
- 梁代真人上紫微,水盤山腳五云飛。 -- 出自宋·李韶·題司空山觀
- 鶴馭凌云入紫微,水盤山繞五云飛。 -- 出自宋·李韶·游司空山
- 池小未開春浪泛,岳低猶欠暮云生。 -- 出自唐·謝邈·謝人惠琴材
- 笛里聲飄柳色寒,縣齋深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贈蘭江鞠明府
- 勝事如飛去不還,無人更立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翻經臺
- 吏散獨行紅葉外,酒醒地望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上谷川尹殿丞
- 溪路夜隨明月入,亭皋春伴白云歸。 -- 出自唐·蘇廣文·夜歸華川因寄幕府
- ”破題而授之,璘略不佇思,繼之云云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(七歲時詠野燒,識者知其為青云器)隔岸水牛浮鼻渡,傍溪沙鳥點頭行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(彬有子稚齒,作《田父詩》云云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況有碧霄歸路穩,可能同駕五云游。 -- 出自唐·曹文姬·送春
- 微雨空山夜洗兵,繡衣朝拂海云清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送韓侍御自使幕巡海北
- 獨夜相思但自勞,阮生吟罷夢云濤。 -- 出自唐·元孚·月夜懷劉秀才
- 石激懸流雪滿灣,五龍潛處野云閑。 -- 出自·應物·龍潭
- 畫閣晝開遲日畔,禪房夜掩碧云中。 -- 出自·應物·題化城寺
- 愁如湘靈哭湘浦,咽咽哀音隔云霧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贈李粲秀才(字輝用)
- 活計本無桑柘潤,疏慵尋有水云資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將欲再游荊渚留辭岐下司徒
- 不許姓名留月觀,終攜瓶錫去云門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寄荊門鄭準
- 野草謾隨青嶺秀,閑花長對白云新。 -- 出自唐·張果·題登真洞
- 一飲瓊漿百感生,玄霜搗盡見云英。 -- 出自唐·樊夫人·附:樊夫人答裴航
- 水晶帳開銀燭明,風搖珠珮連云清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凡客欲知真一洞,劍門西北五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青城丈人·送太乙真君酒
- 白云飄飄星漢斜,獨行窈窕浮云車。 -- 出自唐·青童·與趙旭叩柱歌
- 珠珮鵲橋從此斷,遙天空恨碧云高。 -- 出自唐·蕭曠·與蕭曠冥會詩(蕭曠答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