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天王垂衣珠箔卷,太史新書五云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沙堤行
- 我訪東山丞相譜,因過南墅半云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十七日過無住庵,因留題簽上人半云軒
- 大丞相,偏將軍,士馬百萬蹂燕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
- 錦帳將軍烽火外,鳳池仙客碧云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衛叔剛
- 斬妖蔓,拔禍根,烈火三日燒碧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銅將軍
- 小蓮侍擁扶不起,翠被卷作梨云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楊妃春睡圖
- 沉檀雕柱闞玉螭,麗華吹笙彩云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三閣圖
- 拆得鳳山楊璉塔,南城不日似云高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杵歌(七首。有序)
- 十二危樓百尺梯,飛飛丹鳳五云齊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丹鳳樓
- 昨日追隨阿母游,錦袍人在紫云樓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書扇寄玉嵒在瑤芳所書是日食金桃(洪武庚戌
- 香林有路玉煙深,瀛洲無夢朝云瘦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踏沙行 題趙善長王元章,為楊垓合寫三友圖
- 美人半*垂鞭袖,游塵遠、目斷云空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風入松 清明日湖上即事
- 再到登臨處,渺秦淮自碧,目斷云沙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憶舊游 重到金陵
- 微霜凄凄金井欄,城頭月出凍云殘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宮詞
- 玉琯雙吹引鳳凰,曲中同赴白云鄉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秦女吹簫
- 亞父冢前秋草合,虞姬墳上暮云愁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盼盼
- 冬十二月胡馬來,白草颯颯黃云開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胡馬來再贈陳子
- 相逢不肯通名姓,但稱家住古云州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云中曲(二首)
- 海上仙山接混茫,仙居遠在白云鄉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題中天樓觀圖
- 赤壁玄堂水火交,青山旋繞白云坳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癡頤子絕句
- 筆到斷厓泉落處,石邊添個看云僧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越僧詩
- 疊嶂玲瓏竦石空,誰開蘭若碧云中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石空山寺題詩(寧夏中衛)
- 藥田丹灶苔花深,石床冷臥閑云白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
- 我亦乘風欲西逝,少林秋老白云歸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游觀音巖燕子磯因感梁王達磨故事
- 柳外秋千拂綺樓,舞闌初解翠云裘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小姑倚嫂姊將妹,佛香惹袖朝云濕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清明日游新城觀音祠
- 青海城邊秋草稀,黃沙磧里夜云飛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下曲
- 皓態孤芳壓俗姿,不堪復寫拂云枝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王元章倒枝梅畫
- 鯫生用字換霜螯,待詔將書易云糕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錢王孫餉蟹不減陳君肥杰酒而剝之特旨
- 斗酒將傾客不來,白日斜飛晚云薄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贈歌者
- 雙峽凌虛一線通,高巔樹果拂云紅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武夷山一線天
- 一道甲光將雪借,千群馬色截云鮮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駕歸自閱群望于衢恭賦(三月三日)
- 金多位重胡足恃,頃刻變化如云霓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李琴川謫臨海
- 玉肌瘦怯春風惱,唇紅不褪香云老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省掖觀梅和宋草堂韻
- 江暖波光映日光,幾家同住水云鄉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早春
- 落景登臨縣郭西,坐來結構與云齊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郫縣子云閣
- 彩燕西飛邊候改,碧雞東望蜀云賒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次韻奉酬中丞劉公侍御謝公除夕聯句見懷
- 坐使麒麟日月煥,行收魚鳥風云閑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離席行送彭二
- 行行白馬燕雪深,飛飛黃鵠秦云遠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離席行送彭二
- 橋外千花照碧空,美人遙隔水云東。 -- 出自明·張紅橋·紅橋和詩
- 立馬風陵望漢關,云峰高出白云間。 -- 出自清·峻德·望潼關
- 飛閣遙連秦樹直,繚垣斜壓隴云低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出嘉峪關感賦
- 異代蕭條吾悵望,斜陽滿樹暮云蘩。 -- 出自清·舒位·臥龍岡作
- 更有上方人罕到,暮鐘朝磬碧云端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百丈山
- 莫道穹天無路到,此山便是碧云梯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玄都觀
- 不羨乘鸞入煙霧,此中便是五云鄉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丈人觀(以下為太妃時作)
- 地出東郊回日御,城臨南斗度云車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才見春光生綺陌,已聞清樂動云韶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游春詞二首
- 二月春風遍柳條,九天仙樂奏云韶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漢苑行
- 入理半同黃葉句,遣懷多擬碧云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元愿上人遠寄檀溪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