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投老襄陽真自棄,蹇驢東去亂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東歸呈元度
- 茯苓雖老避芳液,團參已貴慚云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仆性懶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數
- 惟有幽蘭啼月露,可將尺素託云波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無題三首
- 馬上悲歌寄黃鵠,紫臺回首暮云平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淚二首
- 橋闊川長恨已多,斑騅嘶斷隔云蘿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送客不及
- 漏淺風微夜未勝,雨云無跡火云凝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夜意
- 望氣臺邊桑柘密,棄繻關畔水云深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桃林尉史溫
- 邊地山川自漢家,蠭旗圖畫拂云斜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宋傳道夜雨聞捷
- 天上鹓鸞徒似耳,卻驚遮日傍云飛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紙鳶
- 田園未辦各身謀,兄弟今成迭云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赴信幕寄子云叔{喚口換日}及同寺
- 瀲瀲溪光白鳥前,昏昏雨腳暮云邊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又溪山堂次韻四首
- 惜無五弦寄妙手,已有征雁橫云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會別龍山
- 卻招李白吊杜牧,收攬風月酬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許侍郎知宣州
- 漢庭無人楚宮遠,陽臺寂寞空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題陳季陵家巫山圖一首
- 杜鵑花開蘭正發,雙闕萬丈晴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桐柏觀三井龍潭下為瀑布
- 歌舞恍如銀漢外,笑談常在碧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葉丞相最高亭
- 得意每看雄霓句,逢時會奏白云篇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徐應祺惠文編
- 明月清風,晴春暖日,出入千重云水身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沁園春·劉子生時
- 聞道滕驕巽懶,今朝待檄與,翻云須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疏影·香篝素被
- 不復少年,插花槌鼓,雅意在乎云水鄉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一笛橫風
- 一片雄心天外去,為聲清、響徹云霄透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倦舞輪袍後
- 國付平章眾正開,凌煙錄盡到云臺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代壽韓平原
- 自嗟賦命如紙薄,始信從軍古云樂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從軍樂
- 建業水大勝,武昌魚有味,江東云不比渭北春天樹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望幸金陵
- 誰知鳳舞龍飛外,雖有樓閣橫云霄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嘉泰開樂日殿巖涇原郭季端邀游鳳山自來美堂
- 牙旗漸西去也,望梁州、故壘暮云間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木蘭花/玉樓春
- 念楚館香車,吳溪蘭棹,多少愁云恨水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轉調二郎神/二郎神
- 度野光清峭,晴峰涌日,冷石生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清氣分來,生香不斷,洞戶自有云封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一萼紅·艤孤篷
- 但回首當年,芙蓉城里,勝友如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憶舊游·笑銘崖筆倦
- 梅失黃昏,雁驚白晝,脈脈斜飛云表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法曲獻仙音
- 凄涼歌楚調,裊馀音不放,一朵云飛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國香
- 犀繞魚懸事已非,水光猶自溼云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腰帶水
- 向璇穹、嘗扶日出,卷珠箔、閑看云飛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法曲獻仙音
- 天上賜衣沾雨露,山中詩錦織云霞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贈劉云江宗師
- 桂嶺東來下惡灘,蒼梧細柳彩云間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蒼梧即事(三首)
- 蘄細竹紋如浪滑,吳綃寒緯似云舒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和江進之雜詠四首
- 鶴過幾回沉影去,僧來時復帶云還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柳浪館二首
- 見說乳泉甘似酒,捫蘿親與試云瓢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登華
- 綠綈方底散青煙,一朝別卻宮云面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客有贈余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
- 十二巫峰仰天綠,金車何處邀云宿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章華宮行
- 一朵蓬萊在世間,梵王宮闕翠云間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望江中金山寺
- 五月扁舟過洞庭,魚龍吹浪水云腥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洞庭
- 一上高亭日正晡,青山重疊片云無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云云亭
- 掃石個蘿向上行,門前坐見白云生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
- 僧舍蕭疏竹葦間,開軒處處面云山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秋月乘興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長橋夜泊南岸旦游
- 才子就題黃絹語,高僧多諷碧云篇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重九與子通游虎丘謁祖印大師三首
- 地竦一丘容澗谷,天低四面納云霞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重九與子通游虎丘謁祖印大師三首
- 千里江山入郡樓,憑欄乍喜密云浮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佳雪應時呈司土使君三首
- 王氏家山昔在茲,陸機為賦陸云詩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題虎丘山西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