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鴈蕩高高路莫通,銜蘆秋翼入云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孫侔鴈蕩二首
- 六月御溝馳道間,青槐花上夏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景彝馬上忽見槐花
- 入仗采旗開日月,在庭金袞儼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
- 法座初瞻戶牖間,袞衣垂處見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景彝春宴
- 君之二圖誠亦好,若比環筆猶云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史氏畫馬圖
- 不問偷桃方朔飽,誰知載戟子云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八
- 且自摧藏隨浪去,何當駕馭使云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曾子固
- 野老先知雨又風,明朝望此重云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·夕陽巖
- 笑語漸高無約束,侍臣偷望向云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黃鶯二首
- 殿堂高下就山勢,松柏森聳侵云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
- 越舸將渡西陵時,臘雪欲作陰云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余令之會稽新昌
- 太守旛旗近國門,州民迎望若云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沈學士景休知真州
- 翅排霜刀毛綴甲,雪色愁突秋云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三白鶻屏
- 忍聽咚咚窆鼓聲,笳簫鳴咽暮云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
- 初到廟堂溫樹冷,暫收霖雨岳云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獻仆射相公
- 屈指方經五六載,如今已上青云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應制皇親試貢士歌
- 他年誰獻子虛賦,召入金門五云路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
- 傅粉微茫春雪在,墮鬟浮動曉云開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仙娥峰
- 天水夕郎掌貢時,禹門萬仞連云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見贈長歌
- 天子遠酬丹詔去,高僧不出白云來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贊寧上人
- 雙成捧立王母前,曾按瑤池白云曲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拍板謠
- 出職未吟紅藥樹,轉官新入白云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都官梁員外同年之江南轉運
- 捧詔暫辭圖籍府,揚帆深入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秘閣裴都監奉使兩浙
- 左宦久勞青瑣夢,歸山猶負白云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安邑劉宰君見贈
- 出坐兩衙皆勉強,此心長在水云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為郡
- 我聞秦筑萬里城,疊尸壘土愁云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戰城南
- 喜霽未遑抽賦筆,勞君先惠碧云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以一秋苦雨兩日忽晴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
- 一片園林擁京國,幾層樓觀犯云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天養疏慵自有方,洛城分得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后圖即事三首
- 太室觀余紅日旭,天壇望罷白云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游山三首
- 上有神仙不知姓,洞門閑倚白云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九日登壽安縣錦屏山下宿邑中
- 并轡西游疊石溪,斷崖環合與云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九日登壽安縣錦屏山下宿邑中
- 忽憶東朐為客日,壯心初見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為客吟
- 只恐身閑心未閑,心閑何必住云山,果然得手情性上,更肯埋頭利害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思山吟
- 坐臥邊身唯水竹,登臨滿目但云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世上吟
- 風背河聲近亦微,斜陽淡泊隔云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君實端明洛濱獨步
- 得志當為天下事,退居聊作水云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述二首
- 地土尚傳唐草木,山川猶起晉云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絳守王仲賢郎中
- 進退兩途皆曰賓,何煩坐上苦云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進退吟
- 向晚驅車出上陽,初程便宿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治平丁未仲秋游伊洛二川六日晚出洛城西門宿
- 有客常輕平地春,夫春不得不云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樓上寄友人
- 疊巘如屏四面開,可堪虛使亂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答字之少卿
- 望嶺又生紅槿思,登車豈倦白云程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羅先輩書記歸后卻還閩中留別
- 丹頂分明音響別,況聞來處隔云濤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臺州鄭員外郡齋雙鶴
- 萱草戎葵,松菊堂深猶畏暑,晚云催雨靄簾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酒泉子·萱草戎葵
- 聞說歸心已浩然,蘇門況有子云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胡戢七首
- 南北之帝鑿混元,此山不圯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江上秋濤噴玉巖,風鎪月鏈白云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鍾山有石故名
- 七賢遠跡冥鴻上,咸也復幸青云賞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答十五叔父任城相會見和詩任城有李
- 三歲吹沙禹河曲,一身飛艇越云門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會稽關彥遠罷官河北